[发明专利]氨气浓度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9027.8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1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俞志鹤;郑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瑞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66 | 分类号: | G01N27/6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李仪萍 |
地址: | 2018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气 浓度 检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氨气浓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测气体入口、载气入口、载气过滤器、氧化钨吸附管、吸附管加热控制器、浓度检测器、以及抽气泵;其中,所述载气过滤器与所述载气入口连通,所述氧化钨吸附管通过第一三通阀与所述待测气体入口、连通有所述载气过滤器的所述载气入口分别构成第一气体子通道和第二气体子通道;所述氧化钨吸附管通过第二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与所述抽气泵构成第三气体子通道和第四气体子通道,所述浓度检测器位于所述第四气体子通道上;所述第一气体子通道与所述第三气体子通道构成待测气体吸附通道,利用所述氧化钨吸附管吸附所述待测气体吸附通道中流经的待测气体中的氨气;所述第二气体子通道与所述第四气体子通道构成脱附检测通道,利用经所述吸附管加热控制器加热的所述氧化钨吸附管而将吸附的氨气予以脱附,脱附的所述氨气伴随着经过载气过滤器过滤的载气被输送至浓度检测器以供检测所述氨气的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气浓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抽气泵相连的流量计,用于对在所述待测气体吸附通道中流经的待测气体和在所述脱附检测通道中流经的载气进行流量的调节和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气浓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三气体子通道上的第一流量计,用于对在所述待测气体吸附通道中流经的待测气体进行流量的调节和检测;
位于所述第四气体子通道上的第二流量计,用于对在所述脱附检测通道中流经的载气进行流量的调节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气浓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管加热控制器包括:
温度控制单元,用于设定加热温度的目标值;
加热单元;以及
温度显示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氨气浓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的最高加热温度为500℃;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的调节精度为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气浓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度检测器为光离子化PID检测器。
7.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氨气浓度检测系统进行氨气浓度检测的方法,所述氨气浓度检测系统包括待测气体入口、载气入口、载气过滤器、氧化钨吸附管、吸附管加热控制器、浓度检测器、以及抽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吸附过程:操控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使得由第一气体子通道与第三气体子通道构成的待测气体吸附通道打开,待测气体从待测气体入口进入并依序流经第一三通阀、氧化钨吸附管、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以及抽气泵,其中,待测气体中的氨气被处于常温状态下的氧化钨吸附管所吸附;
脱附检测过程:操控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使得由第二气体子通道与第四气体子通道构成的脱附检测通道打开,载气从载气入口进入并依序流经载气过滤器、第一三通阀、氧化钨吸附管、第二三通阀、浓度检测器、第三三通阀、以及抽气泵,其中,氧化钨吸附管被实施加热脱附处理后将原先吸附的氨气予以脱附释放出,所述氨气在流经浓度检测器时被检测出浓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氨气浓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附过程中,所述待测气体中氨气的浓度为ppt水平至ppb水平;在脱附检测过程中,脱附后的氨气进入载气后的浓度为数十ppb水平至ppm水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氨气浓度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附过程中,所述待测气体的流量为1升/分钟至3升/分钟,流经所述氧化钨吸附管的时间为20分钟至6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7或9所述的氨气浓度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脱附检测过程中,所述加热脱附处理包括:
对所述氧化钨吸附管进行加热,使得所述氧化钨吸附管处于200℃至500℃的高温下;
所述载气的流量为100毫升/分钟至500毫升/分钟,流经所述氧化钨吸附管的时间为2分钟至1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瑞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华瑞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90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众核片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路电化学传感器寿命延长的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