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件可信性测试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8740.0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8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学红;王国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娜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件 可信性 测试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软件可信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软件代码中待检测的对象的名称、所有状态以及状态变迁条件,所述状态变迁条件为状态之间的转换关系;
根据所述对象的名称、所有状态以及状态变迁条件,在用自然语言描述的所述对象的缺陷中进行提炼和语义转换,生成用测试语言描述的所述对象的缺陷,所述测试语言为符合所述软件代码的语义的描述方式;
根据用测试语言描述的所述对象的缺陷,在所述软件代码中对所述对象进行缺陷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件可信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软件代码中待检测对象的名称、所有状态以及状态变迁条件包括:
接收测试人员通过用户界面输入的所述对象的名称、所有状态以及状态变迁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件可信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对象的名称、所有状态以及状态变迁条件,在用自然语言描述的所述对象的缺陷中进行提炼和语义转换,生成用测试语言描述的所述对象的缺陷包括:
根据所述对象的所有状态以及状态变迁条件,从用自然语言描述的所述对象的缺陷中提取出所述对象的错误的状态以及状态变迁条件;
用所述测试语言对所述对象的名称、所述对象的错误的状态以及状态变迁条件进行描述,生成用测试语言描述的所述对象的缺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件可信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测试语言描述的所述对象的缺陷,在所述软件代码中对所述对象进行缺陷检测包括:
根据用测试语言描述的所述对象的缺陷中的所述对象的名称,获取所述对象在所述软件代码中的状态以及状态变迁条件;
判断所述对象在所述软件代码中的状态以及状态变迁条件是否属于用测试语言描述的所述对象的缺陷中的所述对象的错误的状态以及状态变迁条件;
如果判断结果为是,确定所述对象存在缺陷;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确定所述对象不存在缺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件可信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软件代码中待检测的对象的名称、所有状态以及状态变迁条件之前包括:
对所述软件代码进行外部表现测试,获取所述软件代码的外部表现评价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件可信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测试语言描述的所述对象的缺陷,在所述软件代码中对所述对象进行缺陷检测之后还包括:
生成并输出缺陷测试报告,所述缺陷测试报告包括所述软件代码的内部结构评价值,所述内部结构评价值为根据对所述对象的缺陷检测结果对所述软件代码的内部结构做出的评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件可信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公式D=w1*ES+w2*IS,计算所述软件代码的整体可信性;
判断所述软件代码的整体可信性是否大于预设整体可信性指标;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返回执行对所述软件代码进行外部表现测试,获取所述软件代码的外部表现评价值的操作以及后续的操作;
其中,D为所述软件代码的整体可信性;
ES为所述软件代码的外部表现评价值;
IS为所述软件代码的内部结构评价值;
w1和w2分别为权重值,且w1+w2=1。
8.一种软件可信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软件代码中待检测的对象的名称、所有状态以及状态变迁条件,所述状态变迁条件为状态之间的转换关系;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对象的名称、所有状态以及状态变迁条件,在用自然语言描述的所述对象的缺陷中进行提炼和语义转换,生成用测试语言描述的所述对象的缺陷,所述测试语言为符合所述软件代码的语义的描述方式;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用测试语言描述的所述对象的缺陷,在所述软件代码中对所述对象进行缺陷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件可信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测试人员通过用户界面输入的所述对象的名称、所有状态以及状态变迁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87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卡连接器端子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反射镜对准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