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工件直径激光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6571.7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4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朱沙;赵云;陈世超;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11/08 | 分类号: | G01B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直径 激光 测量 系统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测量装置,尤其是工件直径的激光测量,属于精密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生产中,为判别圆工件的直径是否满足要求,常需要对圆工件的直径进行测量。工件的几何形状及精度要求是否合格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特别是工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因受热和其他因素,会产生辊身热凸、磨损变形的现象,如在这种情况下轧制产品时,不但会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而且会减少设备其他构件如轴承等机件的寿命。正确的测量与检验工件(圆),是认识其机械性能、几何形状及其精度状况的基本手段。通过检测可以达到正确判断工件是否符合精度要求,并根据测量得到的误差值,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从而采取措施改进工艺,以保证和不断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
对小直径的精密测量,可使用弓高弦长法、直径千分尺、游标卡尺等。大直径的测量,一般使用卡钳和钢板尺,由卡钳张开卡住工件的直径,再在钢板尺上由张开口复核该张开口的长度得到直径;也有使用π尺测量大直径的方式,但不适用工业现场大工件直径的测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工件直径激光测量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工件直径激光测量系统,包括测量装置和主机箱;测量装置包括激光扫描头、步进电机和测量架;测量架内安装有精密导轨和精密丝杆;激光扫描头搭载在精密丝杆上、精密丝杆置于精密导轨上、由步进电机驱动运行;测量架两端设有可转动的支撑脚;主机箱中包括微处理器、激光控制器、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走位控制器、激光电源、显示屏;微处理器向激光控制器发送信号,激光控制器向激光扫描头发送信号;激光扫描头依次向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微处理器回传信号;微处理器通过走位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微处理器向显示屏发送信号;激光电源向激光控制器供电。
大工件直径激光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校准:将测量架放置在被测工件上,开启主机箱电源,调整测量架的支撑脚,使测量架与被测物体垂直,调整测量架的高度,使显示屏上的基准线为一直线;
B.测量:调整主机箱档位,开启步进电机,通过精密丝杆沿精密导轨推动搭载的激光扫描头)扫描被测工件的一段圆弧面;
C.计算:由精密导轨至被测工件圆弧上一系列点的二维坐标值、及步进电机的步进值,构成空间三维坐标,通过微处理器进行拟合计算,得出被测工件的直径值,由显示屏显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减轻了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检测效率,克服手工操作、目视读数、人工计算等人为因素影响,提高测量精度和可靠性。测量直径范围600-1400mm,精度0.1mm。可用于工业现场大工件直径的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总体结构框图;
图2是图1中测量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路联接框图。
图中零部件及编号:
1-激光扫描头,2-步进电机,3-测量架,4-精密导轨,5-精密丝杆,
6-支撑脚,7-显示屏,8-被测工件,9-数据采集模块,
10-数据处理模块,11-微处理器,12-激光控制器,13-走位控制器,
14-激光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3,大工件直径激光测量系统,包括测量装置和主机箱;测量装置包括激光扫描头1、步进电机2和测量架3;测量架3内安装有精密导轨4和精密丝杆5;激光扫描头1搭载在精密丝杆5上、精密丝杆5置于精密导轨4上、由步进电机2驱动运行;测量架3两端设有可转动的支撑脚6;主机箱中包括微处理器11、激光控制器12、数据采集模块9、数据处理模块10、走位控制器13、激光电源14、显示屏7;微处理器11向激光控制器12发送信号,激光控制器12向激光扫描头1发送信号;激光扫描头1依次向数据采集模块9、数据处理模块10、微处理器11回传信号;微处理器11通过走位控制器13控制步进电机2;微处理器11向显示屏7发送信号;激光电源14向激光控制器12供电。
激光扫描头1为二维激光扫描头。步进电机2为精密步进电机。
大工件直径激光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校准:将测量架(3)放置在被测工件(8)上,开启主机箱电源,调整测量架(3)的支撑脚(6),使测量架(3)与被测物体垂直,调整测量架(3)的高度,使显示屏(7)上的基准线为一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65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