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合脱硫、脱硝和脱除重金属离子的装置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6212.1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8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朱跃;李东政;李亚军;王毅;刘璀巍;胡龙;杨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56;B01D53/64;B01D53/8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陈俊志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 脱硫 脱除 重金属 离子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合脱硫、脱硝和脱除重金属离子的装置和方法,具体是一种利用电石渣和增效剂联合脱硫、脱硝和脱除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石是生产乙炔的主要工业原料,但在生产乙炔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物——电石渣,目前国内外对电石渣的处理方式是脱水后集中堆放及填埋,这样处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并造成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电石渣是以电石为原料生产乙炔的副产物,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对酸性气体具有较强的中和能力,因此在工业上用作脱硫剂,但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效果并不理想。
目前,国内烟气脱硫技术中,工艺成熟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占主导地位,但从多年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仅使用脱硫剂难以保证SO2达标排放,尤其是在高硫煤地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设备布局好、脱除效果好的联合脱硫、脱硝和脱除重金属离子的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设计合理、节能环保、脱除效果好、有效利用废渣、造价低的联合脱硫、脱硝和脱除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联合脱硫、脱硝和脱除重金属离子的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包括脱硫塔、电石渣浆液罐、电石渣浆液泵、增效剂溶液罐、增效剂给料泵、石膏排出泵、石膏旋流器、上清液回流管、原烟气管、净烟气管组成,所述脱硫塔的中部和上部分别设置有原烟气管、净烟气管,所述脱硫塔还分别通过管道与电石渣浆液罐、增效剂溶液罐、石膏旋流器相连,脱硫塔与电石渣浆液罐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电石渣浆液泵,脱硫塔与增效剂溶液罐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增效剂给料泵,脱硫塔与石膏旋流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石膏排出泵,所述脱硫塔与石膏旋流器之间还设置有上清液回流管。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的石膏旋流器的出料处设置有真空皮带机,所述真空皮带机的出料处设置有废水处理装置。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的电石渣浆液罐上方设置有电石渣过滤筛,所述电石渣过滤筛的上方设置有电石渣给料斗。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的增效剂溶液罐上方设置有增效剂计量加料斗。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是一种联合脱硫、脱硝和脱除重金属离子的方法,具体的工艺步骤为:
a、将电石渣中的CaC2、焦炭颗粒和粘土块等颗粒状杂质去除,进入电石渣浆液罐进行制浆,电石渣浆液浓度维持在20%-40%之间,电石渣浆液纯度在80%-90%之间;
b、根据脱硫塔内浆液体积和浆液浓度,确定脱硫塔内增效剂添加量,增效剂计量后加入增效剂溶液罐,将增效剂配置成所需要浓度的溶液,通过增效剂给料泵送入脱硫塔,增效剂的首次添加浓度控制在1500 mg/L-2000 mg/L,稳定运行后脱硫塔内增效剂浓度维持在500mg/L-1000 mg/L;
首次添加浓度一般控制在1500 mg/L-2000 mg/L(根据塔内浆液体积计算),然后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和塔内pH值逐步降低脱硫塔内增效剂浓度,稳定运行后脱硫塔内增效剂浓度维持在500mg/L-1000 mg/L。
c、烟气从脱硫塔的原烟气管进入,净化后从净烟气管排出,脱硫塔内pH值稳定在5~6之间。
控制好浆液密度并及时排出石膏,电石渣与增效剂联合使用,特别是增效剂中的氧化剂成分,不仅能提高脱硫效率,还能促进NO向NO2转化及Hg0向Hg2+转化,并且浆液中的Cl-对Hg0向Hg2+转化有催化作用,氧化后的NO2和Hg2+被浆液溶解吸收,达到脱硝和脱汞的目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硫酸和硝酸对重金属离子具有洗涤捕集作用,使烟气中重金属离子转移到废水中,通过废水处理达到脱除烟气中重金属离子的目的。
d、在脱硫塔中反应生成的石膏膏通过石膏排出泵进入石膏旋流器,底流进入废水处理装置,上清液返回至脱硫塔;
e、脱水后的石膏进入石膏库房,产生的废水进行废水处理,完成联合脱硫、脱硝和脱除重金属离子的工艺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62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硅钢片全伺服叠片机
- 下一篇:用于罐的支撑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