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侧面分离的床椅一体化机器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2201.6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8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殿生;范庆麟;张立志;王田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7/008 | 分类号: | A61G7/008;A61G7/015;A61G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面 分离 一体化 机器人 | ||
1.一种侧面分离的床椅一体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床椅转换机构以及固定在地面上的床体;
所述床椅转换机构包括整体框架、联动机构与底盘机构;其中,整体框架包括座椅框架、背板框架、腿板框架和脚板框架;其中,整体框架上安装有由电动推杆A、电动推杆B、长连接杆组成的联动机构;座椅框架底部安装有底盘机构相连;
所述座椅框架为上下两层结构,座椅框架上层与座椅框架下层间通过连接杆相对固定;座椅框架上层后部侧边通过铰链与背板框架铰接;其中,背板框架位于座椅框架上层后部侧边后方;座椅框架上层前部侧边通过铰链与腿板框架连接,腿板框架前部侧边连接脚板框架;
上述电动推杆A的机体端与座椅框架下层铰接,电动推杆的推杆端与背板框架铰接,电动推杆A的推杆端与背板框架铰接处靠近背板框架与座椅框架上层的铰接处;电动推杆B的机体端与座椅框架下层铰链连接,电动推杆B的推杆端与腿板框架铰链连接;
所述脚板框架的后部侧边通过铰链与腿板框架的前部横梁铰链连接,脚板框架上竖直连接有脚板连杆;长连接杆的一端与脚板连杆铰链连接,长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座椅框架上层与座椅框架下层前部横梁间固连的座椅竖梁上;
所述底盘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B、两个驱动轮与两个万向被动角轮;其中,两个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座椅框架下层底面前部,两个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反向设置,每个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一个驱动轮;座椅框架下层后部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架轴接一个万向被动角轮,各个万向被动角轮的最低点与各个驱动轮最低点共面;
背板框架与座椅框架上层内分别安装有右翻身机构A与右翻身机构B,右翻身机构A与右翻身机构B的结构相同,设置方向相同,均包括长直管A、长直管B与两根一端弯曲的弯管;以右翻身机构A为例对右翻身机构A与右翻身机构B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中,两根弯管相互平行,且弯曲端分别与长直管B固连,两根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长直管A的两端固连;在右翻身机构A中的长直管A的长度等于座椅框架前后侧边间距,在右翻身机构B中的长直管A的长度等于背板框架前后侧边间距。
对于右翻身机构A的具体连接方式为:长直管A通过轴承固定在背板框架右侧边上,形成铰接,且两根弯管的弯曲端向上;在长直管B与背板框架右侧边间通过柔软支撑材料A相连;在背板框架两侧边间连接有至少2个支撑杆A,且支撑杆A位于两根弯管之间,长直管B下方;
对于右翻身机构B的具体连接方式为:长直圆管A通过轴承固定在座椅框架上层右侧边或侧上,形成铰接,且两根弯管的弯曲端向上;在长直管B与座椅框架上层右侧边间通过柔软支撑材料B相连;在座椅框架上层两侧边间连接有至少2个支撑杆B,且支撑杆B位于两根弯管之间,长直管B下方;
背板框架上安装有电动推杆C,电动推杆C的机体端固定在背板框架的右侧边上,伸缩端与背板框架中的长直管A铰接;
在右翻身机构A与右翻身机构B中的长直管B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件A与支撑件B,支撑件A与支撑件B结构相同,均为一竖直板与水平板中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的“L”型结构,其中支撑件A中的竖直板A的自由端与右翻身机构A中的长直方管A底部垂直固连,连接处靠近背板框架与座椅框架上层铰接处;支撑件B中的竖直板B的自由端与有翻身机构B中的长直方管B底部垂直固连,连接后支撑件A与支撑件B中的水平板A与水平板B相对;当背板框架放平至与座椅框架顶面齐平,并且右翻身机构A与右翻身机构B均为水平时,水平板A位于水平板B正下方,且水平板A、水平板B间存在间隙;
所述的床体为筒状的矩形结构,左侧面上的上设计有开口,床体的顶面上设计有床面,床面中部上开有与开口连通的床椅转换机构设置口,床体的前侧面、后侧面以及右侧面上剩余部分床面;在床体右侧面顶部床面上开有左翻身机构安装通口;
左翻身机构的结构与右翻身机构A、右翻身机构B结构相同,设置方向相反,左翻身机构的具体安装方式为:长直管A通过轴承固定在左翻身机构安装通口左侧的床面下表面上,形成铰接,且两根弯管的弯曲端向上;在长直管B与左翻身机构安装通口左侧边处的床面间通过柔软支撑材料C相连。在左翻身机构安装通口两侧边间连接有至少2个支撑杆C,且支撑杆C位于两根弯圆管C之间,长直方管C下方;
在床体上安装有电动推杆D,电动推杆D的机体端安装在左翻身机构安装通口左侧的床面下表面上,伸缩端与左翻身机构中的长直管A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22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香味剂的制备方法及香味剂
- 下一篇:一种三色手电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