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蓝型油菜耐湿性改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2130.X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6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峰;胡琼;李云昌;梅德圣;刘佳;付丽;李英德;徐育松;李晓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C12N15/31;A01H5/00;A01H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蓝 油菜 耐湿性 改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菜品质育种和油菜转基因育种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甘蓝型油菜耐湿性改良的方法,它适用于一种甘蓝型油菜耐湿性育种。
背景技术
土壤水分长时间处于饱和状态会极大影响作物生长。长江流域是中国油菜主要产区,约占全国油菜产量的3/4,但该区域雨水偏多,常超过油菜正常需水量,加之该地区油菜生产主要采用水旱轮作尤其是稻茬免耕的种植模式,土壤黏重,透气性差,排水困难,地下水位高,因此极易产生湿(渍)害,影响油菜正常生长,导致产量下降。前人研究表明,油菜在湿害胁迫下,株高、茎粗、根粗、根长、绿叶数、叶面积、干重等均明显降低,有效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和粒数大幅下降,油菜因此可能减产17%-42.4%(ZhouW J,LinX Q(1995)Effects of waterlogging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eed yield of winter rape(Brassica napus L.).Field Crops Research,44:103-110;Gutierrez B F H,Lavado R S,Porcelli C A(1996)Note on the effects of winter and spring waterlogging on growth,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yield ofrapeseed.Field Crops Research,47:175-179;Leul M,Zhou W J(1998)Alleviation of waterlogging damage in winter rape by application of uniconazole effects 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hormones and photosynthesis.Field Crops Research,59:121-127)。为减轻油菜湿害带来的产量损失,生产上一般采用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土壤翻耕和中耕等农艺措施,但需要花费大量的劳动成本,随着以直播免耕为主的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大力推广,为降低油菜生产成本,选育耐湿强的直播油菜品种成为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
传统耐湿性育种依赖于准确可靠的耐湿性评价方法及鉴定指标,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为基础的耐湿性育种依赖于耐湿性状的深入研究,包括耐湿性状遗传模式分析、定位群体构建、分子标记筛选、QTL定位、QTL克隆、候选基因功能分析及耐湿基因应用等。随着现代农业对油菜品种的要求的多元化,油菜耐湿性育种将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目前油菜耐湿性研究还远远不够,油菜耐湿性育种依然面临诸多困境,比如发芽期鉴定油菜耐湿性是否准确,耐湿性鉴定成本较大,QTL定位是否准确,分子标记能否利用等等。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运用该技术能够培育抗病虫、抗逆、优质、高产、高效等新品种。抗病、抗虫性育种方面,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已育成一批抗稻瘟病、病毒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稻叶蝉和二化螟等多抗品种,如IR36、IR64,美国孟山都公司通过转基因方法育成抗虫、抗旱和抗草胺磷玉米品种,我国广东育成的窄叶青水稻品种高抗稻瘟病,中国农科院利用转基因技术育成抗棉铃虫棉花品种。品质育种方面,美国培育出玉米品种“U-24”,蛋白质含量高达20%,赖氨酸含量达5%,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育成IR20、IR22、IR24等一批高产优质品种,蛋白质含量比一般品种提高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应用反义PEP转基因技术育成双低、高油油菜新品系超油1号(47.4%)、超油2号(52.82%)。传统杂交育种技术只能在相同生物物种内进行基因转移,转基因技术则不受生物物种生殖隔离限制,可以在不同物种间转移基因,因此可以借助其他物种的某些特殊基因来改良农作物的品质,比如将鱼的抗寒蛋白基因转到农作物中提高抗寒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21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