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壳聚糖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41698.X | 申请日: | 2012-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1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聂俊;朱晓丹;马贵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1K47/36 | 分类号: | A61K47/36;A61K9/16;A61K45/00;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常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聚糖 载药微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性壳聚糖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壳聚糖是其N-乙酰基脱去55%以上而得到的一种碱性多糖,是唯一一种天然存在的亲水阳离子可生物降解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分解产物可被人体完全吸收,因此,壳聚糖是药物缓释的良好载体。制备壳聚糖载药微球的方法主要有乳化交联法、离子凝胶化法、分子自组装法等。乳化交联法制备微球常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且蛋白质或多肽会与戊二醛反应,使其具有抗基因毒性,因此此方法对于蛋白类和肽类药物方面的应用很受限制。离子交联法形成的微球骨架密度低,这是由较弱的离子键作用所导致,且药物主要分布在微球的表面,药物突释效应严重。
在一定条件下,分子自组装通过分子间非化学键的相互作用自发组合,形成一类具有明确、稳定结构的且有某种特定性能的分子聚集体或超分子结构。整个过程需要两个条件,即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的协同作用力为自组装提供能量,且其在空间的尺寸和方向上达到分子重排的要求。利用自组装来制备壳聚糖微球是一种新的方法,其在制造高质量、结构与性质可控的新材料方面有巨大潜力。重要的是,分子自组装法在制备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乳化剂、表面活性剂等有机溶剂,可减少载体的毒性,此外该方法在室温下即可进行,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产品开发前景。
用作药物的盘尼西林、黄烷醇(8-薰衣草酯基-2’-甲氧基-5,7,4’-三羟基黄烷酮醇)、黄酮醇苷(异鼠李亭-3-O-β-D-木糖苷)、黄酮苷(3,5,6-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7-β-D-葡萄糖苷)、红霉素存在于真菌、苦参根、大戟科植物山麻杆枝叶、缢苞麻花头、红霉素链霉菌等天然生物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等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天然抗菌药物抗菌的重点不在于如何把病菌杀死,而是销毁病菌的致病能力,这样可以避免抗菌药物在杀死病菌的同时使体内其他有益真菌和正常细胞受到伤害。
发明内容
针对离子交联法和乳化交联法中所用交联剂会对细胞产生毒性,以及它们的应用限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用自组装法制备改性壳聚糖载药微球,抗菌药物为,盘尼西林、黄烷醇(8-薰衣草酯基-2’-甲氧基-5,7,4’-三羟基黄烷酮醇)、黄酮醇苷(异鼠李亭-3-O-β-D-木糖苷)、黄酮苷(3,5,6-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7-β-D-葡萄糖苷)、红霉素。
本发明的原理及方法:本发明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壳聚糖微球,同时以改性的壳聚糖为药物运输载体来制备载药微球。以壳聚糖为基体,向壳聚糖链引入疏水性基团,加上壳聚糖链本身具有亲水基团,得到两亲性的改性壳聚糖,既可以作为水溶性药物的载体,亦可作油溶性药物的载体。
制备本发明所述的壳聚糖载药微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羟甲香豆素,10-溴癸酸甲酯和碳酸钾,于丙酮或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溶解,70°C下搅拌反应4h。
(2)将步骤(1)中所得产物与2%-5%NaOH反应,用1mol/L-3mol/L的HCl酸化,反复用水洗。
(3)称取一定量的上述产物,于去离子水中浸泡10min-30min,先后加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化合物(ED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活化羧基0.5h后,慢慢滴加至溶于2%乙酸的壳聚糖水溶液中,CS:EDC:NHS=1:1:1,室温下避光反应。
(4)用1mol/L的NaOH溶液调反应体系的pH值为8,于丙酮中沉淀出产品。
(5)取40mg的产品溶于100mlpH为6、浓度为0.01-0.05mol/L的PBS缓冲液中,再向其中加入抗菌药物,用探针式超声均化仪均化,然后通过过滤膜过滤掉沉淀物质,反复透析一冻干纯化后,得到较为纯净的壳聚糖载药微球。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将壳聚糖进行改性,引入疏水性链,使改性后的壳聚糖具有两亲性。
2.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由于改性壳聚糖具有两亲性,载上抗菌药物,不需要加任何交联剂,即可自组装成微球,避免了交联剂潜在的细胞毒性。
3.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在室温下即可进行,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4.本发明提供的抗菌药物为天然生物的提取物,不会直接杀死细菌,只消除它的致病能力,不会伤害体内的有益真菌和正常细胞。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未经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16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搅拌头及其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