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鸭瘟病毒gE基因转移载体pUC-ΔgE-EGFP及重组株DPV-ΔgE-EGFP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39063.6 | 申请日: | 2012-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4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程安春;孙昆峰;常华;汪铭书;陈孝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5/63 | 分类号: | C12N15/63;C12N1/21;C12N15/66;C12N7/00;C12R1/19;C12R1/9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瘟病 ge 基因 转移 载体 puc egfp 重组 dpv | ||
1.一种鸭瘟病毒gE基因转移载体pUC-ΔgE-EGFP,包含转移载体pUC-ΔgE-EGFP的大肠杆菌种(Escherichia coli)JM109于2012年2月24日保藏于位于中国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2033;分类命名为大肠杆菌JM109/pUC-ΔgE-EGFP(Escherichia coli JM109/pUC-ΔgE-EGFP)。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载体pUC-ΔgE-EGFP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鸭瘟病毒CHv株为材料,利用PCR扩增部分gE基因及其左侧翼(L)1073bp片段和部分gE基因及其右侧翼(R)1130bp片段,克隆进载体pMD18-T,构建质粒pMD-L和pMD-R;
2)先将pMD-L用Hind III和BamH I酶切,回收1073bp片段,克隆进已用相应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的pUC18载体,然后再将pMD-R中的部分gE基因及其右侧翼(R)1130bp片段以BamH I和EcoR I插入到已含有部分gE基因及其左侧翼(L)的pUC-L载体中,获得载体pUC-ΔgE;
3)用ApaL I和Mlu I酶切质粒pEGFP-C1,回收包含CMV立即早期启动子、EGFP基因、转录终止信号SV40polyA以及一个多克隆位点基因共2016bp片段的EGFP表达盒,然后对其进行补平;
4)先将载体pUC-ΔgE,用BamH I酶切后,进行补平,再将其与3)中获得补平后的EGFP表达盒连接,从而获得转移载体pUC-ΔgE-EGFP;
上述扩增PCR扩增部分gE基因及其左侧翼(L)1073bp片段的上、下游引物分别是:
上游引物:5′-AAGCTTCCTGAAAGATGTTCTAAG-3′
下游引物:5′-GGATCCTTGATGATAGTCTGCTATAC-3′
上述扩增PCR扩增部分gE基因及其右侧翼(R)1130bp片段的上、下游引物分别是:
上游引物:5′-GGATCCGTTTGTAGTCGGTCTCGG-3′
下游引物:5′-GAATTCCGTATTAACCTTTTGTAGCT-3′。
3.鸭瘟病毒gE缺失重组株DPV-ΔgE-EGFP,于2012年2月23日保藏于位于中国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V201210。
4.权利要求3所述鸭瘟病毒gE缺失重组株DPV-ΔgE-EGFP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完成:
1)鸭瘟病毒CHv株感染鸭胚成纤维细胞;
2)转移载体pUC-ΔgE-EGFP质粒转染;
3)收获出现荧光斑的细胞;
4)结合无限稀释法,通过空斑纯化获得重组鸭瘟病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90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认证的方法及认证服务器
- 下一篇:一种改善睡眠的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