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7842.2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0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藤崎龙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66;H01R13/652;H01R13/46;H01R43/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陆弋;王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内置式电子器件的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未审专利公报No.2006-173414中公开的连接器已知是一种具有内置式电容器(作为电子器件)的连接器。在该连接器与无线电天线等共享使用为车辆后窗配备的除雾器的情形中,该连接器用于在电源线的中间位置布置防噪声电容器。该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和一对端子接头,这一对端子接头连接到设于所述电容器两端处的一对电极,该连接器壳体由合成树脂制成并容纳所述电容器及这两个端子接头。例如,通过将一个端子接头连接到车辆的除雾器并将另一个端子接头通过螺栓连接到车身面板,该连接器将除雾器经由所述电容器接地至车辆的车身面板。这样,抑制了所述除雾器的开关被接通和断开时产生的噪声。
例如,通过使烙铁的尖端与设在端子接头上的连接部接触来加热该连接部并通过朝着该连接部挤压焊料来熔化焊料以用于焊接,可以将所述电容器的电极与该连接部连接。
出于环境方面的考虑,近年来已广泛使用无铅焊料。由于无铅焊料具有比含铅焊料高的熔点,所以无铅焊料难以熔化。因此,除非充分加热所述电容器,否则,所述电极和连接部被没有完全熔化的焊料连接在一起,并且在焊料中会形成空隙。如果由急剧的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被施加到焊接部分(例如在热冲击试验中),则该焊接部分中会形成由于所述空隙而导致的裂纹,并且,所述电极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降低了。
作为针对此问题的一种措施,已经想到了通过延长对该连接部的加热时间并充分加热该连接部来完全熔化焊料并抑制所述空隙的形成。然而,如果延长对该连接部的加热时间,则与该连接部保持接触的电子器件(例如电容器)也被长时间加热,为此,所述电子器件可能由于受热而损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形已完成了本发明,其目的是:在不使电子器件由于受热而损坏的情况下,确保该电子器件与端子接头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在该连接器中,端子接头是通过对平板形式的金属基材进行压制加工而形成的,并且,与该端子接头连接的电子器件至少部分容纳在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连接器壳体中,该连接器包括:连接头部,该连接头部设置在所述端子接头上、比所述基材薄且通过焊接而连接到设于所述电子器件上的电极;至少一个颈部,该颈部设置在所述端子接头上、比所述连接头部窄且能够弹性变形并从所述连接头部延伸;以及成型部,该成型部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以便一体地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电子器件的电极和所述端子接头的连接头部。
根据一特定实施例,所述端子接头是通过对大致平板形式的金属基材进行压制加工而形成的。
根据另一特定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在该连接器中,端子接头是通过对平板形式的金属基材进行压制加工而形成的,并且,与该端子接头连接的电子器件至少部分容纳在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连接器壳体中,该连接器包括:连接头部,该连接头部设置在所述端子接头上、比所述基材薄且通过焊接而连接到设于所述电子器件上的电极;颈部,该颈部设置在所述端子接头上、比所述连接头部窄且能够弹性变形并从所述连接头部延伸;以及成型部,该成型部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以便一体地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电子器件的电极和所述端子接头的连接头部。
为了将该端子接头的连接部(连接头部)和电子器件的电极连接,例如,使烙铁的尖端接触所述连接部(连接头部)的、与要焊接的部分相反的部分,以加热所述连接部(连接头部),并且,将焊料朝着所述连接部(连接头部)挤压以熔化焊料,由此,所述连接部(连接头部)和电极通过焊接而连接。此外,根据傅立叶定律,当k[W/mk]、Δt[K]和t[s]分别表示导热率、温差和时间时,在具有厚度L[m]和截面积A[m2]的区段(L×A[m3])中移动的热量ΔQ[J]能够表示为ΔQ=(k×A×ΔT×t)。即,在物体中移动的热量ΔQ能够通过减小厚度L而增加并能够通过减小截面积A而减小。
因此,根据上述构造,所述连接部(连接头部)的焊接部分的温度能够在短时间内增加,这是因为:所述连接部(连接头部)比所述基材薄,并且,在所述连接部(连接头部)中传递的热量大于在未变薄的连接部(连接头部)中传递的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78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温等离子氧化器及低温等离子除臭系统
- 下一篇:跨骑型车辆用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