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深海藻增养殖浮床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6689.1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8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许强;杨红生;王均光;刘青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周秀梅;李颖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深海 养殖 | ||
1.一种可调深海藻增养殖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锚缆(2)和海藻增养殖浮床,其中主锚缆(2)的缆绳上端连接浮于水面的主浮球(1),下端连接有位于海底的稳固结构,在所述缆绳上设有多套固定海藻增养殖浮床的链环(3);所述海藻增养殖浮床包括浮性框架(6)、底网(7)、围网(8)及配重系统,所述浮性框架(6)的底面设有底网(7),主锚缆(2)中的缆绳由所述底网(7)穿过,在浮性框架(6)的四周围有围网(8);所述浮性框架(6)的下方通过斜拉绳连接有配重系统,该配重系统与所述缆绳上的链环(3)连接;所述海藻增养殖浮床通过配重系统与不同高度的链环(3)连接调整所处预定水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深海藻增养殖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性框架(6)底面上的底网(7)中间设有供所述缆绳及链环(3)穿过的中心圆环(10),底网(7)的上方拴有多根绳子,每根绳子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中心圆环(10),另一端与浮性框架(6)的底面边缘相连。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深海藻增养殖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性框架(6)的边缘设置有防止底播生物逃逸的向内倾斜的围网(8),上端拴多个小浮球(9),围网(8)的网孔与所述底网(7)的网孔直径相同。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深海藻增养殖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性框架(6)的底部设有防止海藻增养殖浮床自旋转的导流板(12)。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深海藻增养殖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2)为两个长方形的板,长度为浮性框架(6)底面半径的1/2,导流板(12)的一端固定于浮性框架(6)上,另一端通过绳子接至浮性框架(6)底面上的底网(7)中间设置的中心圆环(10)。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深海藻增养殖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绳的长度大于浮性框架(6)的底面直径。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深海藻增养殖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系统包括配重框架(13)、配重块(14)、下圆环(15)及卡栓(16),其中配重框架(13)为三角形,两个底角分别拴有配重块(14)、下圆环(15)设置在顶角上,所述下圆环(15)上活动连接有调整海藻增养殖浮床所处水层的卡栓(16),该卡栓(16)在定位海藻增养殖浮床时插入所述链环(3)内。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深海藻增养殖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锚缆缆绳长度与投放点水深一致,所述链环(3)安装在缆绳上适宜藻类生长的水层处。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深海藻增养殖浮床,其特征在于:在最下方的链环(3)与海底的稳固结构之间的所述缆绳上安装有防止缆绳自旋转拧丝的转环(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66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