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机械式变速箱车辆电子气压驻车制动系统及制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5770.8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2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亮;宋誓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13/66 | 分类号: | B60T13/66;B60T1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机械式 变速箱 车辆 电子 气压 制动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自动机械式变速箱车辆AMT电子气压驻车制动系统,该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空气干燥器、调压阀、前储气筒、后储气筒、驻车应急制动储气筒、制动踏板、双腔制动阀、快放阀、手动制动阀、左右前轮制动气室、左右后轮制动气室、第二单向阀、第二第三第四ABS电磁阀及多个三通接头;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一ABS电磁阀以及用于电子驻车制动的控制器;所述各部件之间连接关系为:
空气压缩机输出端与空气干燥器的输入端相连,空气干燥器的输出端与调压阀相连,该调压阀的输出端分别接前、后储气筒的输入端形成两条支路;其中,
第一支路为:前储气筒的输出端通过一三通分别连接第一ABS电磁阀的输入端和双腔制动阀前腔的输入端,双腔制动阀前腔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单向阀,第一ABS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一单向阀的输出端汇合到一起,再通过一三通分别与第二ABS电磁阀的输入端和第三ABS电磁阀的输入端相连;第二ABS电磁阀的输出端和第三ABS电磁阀的输出端左分别与左前轮制动气室进气口和右前轮制动气室进气口相连;
第二支路为:后储气筒的输出端通过一三通分别与双腔制动阀后腔的输入端和第二单向阀输入端相连,第二单向阀输出端与驻车应急制动储气筒的输入端相连;双腔制动阀后腔的输出端与第四ABS电磁阀输入端相连;第四ABS电磁阀的输出端通过一三通分别与左后轮的前制动气室和右后轮的前制动气室相连;驻车应急制动储气筒的输出端通过一三通分别与快放阀的输入端和接手动制动阀的输入端相连,手动制动阀的输出端与快放阀的控制端相连,快放阀的输出端通过一三通分别接到左后轮的后制动气室和右后轮的后制动气室;
第一ABS电磁阀还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与车辆的CAN总线相连,获取轮速信号、制动信号、加速踏板信号及AMT档位信号;控制器根据输入信号和预先存储在其中的控制程序进行判断,将相应的控制指令传递给第一ABS电磁阀,从而实现制动系统的增压、保压和减压。
2.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自动机械式变速箱车辆AMT电子气压驻车制动系统的制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车辆启动时,本电子气压驻车制动系统进行系统复位,程序初始化;此时第一ABS电磁阀使制动管路与大气接通,第一ABS电磁阀处于泄压状态;
步骤2)判断驾驶员是否有制动意图:根据CAN总线输送过来的制动信号判断驾驶员是否踩下制动踏板。若制动踏板被踩下,则控制器向第一ABS电磁阀发出保压指令,使电磁阀切换为保压状态,气体通过双腔制动阀前腔、第一单向阀、第二第三ABS电磁阀,分别进入左前轮制动气室和右前轮制动气室采取制动;若制动踏板未被踩下或者踩下被后被释放,则进入步骤3);
步骤3)判断车辆是否处于停止状态:根据CAN总线输送过来的轮速信号判断驱动轮的转动情况:若驱动轮轮速不为0,车辆处运动状态,转步骤5);若驱动轮轮速为0,则控制器向第一ABS电磁阀发出保压指令,使该ABS电磁阀处于保压状态,直至通过CAN总线输送过来的加速信号判断出驾驶员踩下加速踏板、具有驱动意图,转步骤4);
步骤4)判断车辆是否存在溜坡现象:根据CAN总线输送过来的轮速信号、AMT变速箱的档位信号及由速度信号通过差分运算得到加速度信号共同进行判断,具体判断如下:
(4-1)当驱动轮轮速大于零时,若档位处于前进档D,且驱动轮的加速度大于零,转步骤5);若档位不是处于前进档D或者档位处于前进挡D而驱动轮加速度不大于零(说明车辆存在溜坡现象),则控制器向第一ABS电磁阀发出增压指令,随后再发出保压指令,转步骤3);
(4-2)、当驱动轮轮速不大于零时,若档位处于倒档R,且驱动轮的加速度大于零,转步骤5);若档位不是处于倒档R或者档位处于倒档R而驱动轮加速度不大于零,则控制器向第一ABS电磁阀发出增压指令,随后再发出保压指令,转步骤3);
步骤5)控制器向第一ABS电磁阀发出泄压指令,该电磁阀处于泄压状态,解除制动;之后转步骤1)系统复位、程序初始化;如此不断循环,以实现自动机械式变速箱车辆电子气压驻车制动的智能化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57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