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5-二甲基吡嗪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32707.9 申请日: 2012-04-28
公开(公告)号: CN102675229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9
发明(设计)人: 华瑞茂;粟骥 申请(专利权)人: 清华大学
主分类号: C07D241/12 分类号: C07D241/12;C07D405/06;C07D409/06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地址: 100084***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甲基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2,5-二甲基吡嗪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属于精细化工产品催化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5-二甲基吡嗪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氮杂环化合物,它们在医药、生物、农药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因此这一类化合物已经引起众多化学家的兴趣。例如,它的衍生物中有某种蚂蚁的信息素(Evershed,R.P.;Morgan,E.D.;Cammaerts,M.C.3-ethyl-2,5-dimethylpyrazine,the trail pheromone from the venom gland of eight species of Myrmica ants.Insect Biochem.1982,12,383-391),也有活性杀真菌剂(Christian,B.;Juergen,B.;David,B.et al.Preparation of fungicide hydroximoyl-heterocycles derivatives.PCT Int.Appl.2009,WO 2009130193A120091029)。2,5-二甲基吡嗪衍生物的新合成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受到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2,5-二甲基吡嗪的传统合成方法有使用2-羟基丙胺衍生物在H2气氛下380-420℃高温反应两分子环化直接转化(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为1513846);还有改进后的利用Cu、Al、Ag、Zn催化,反应温度下降到200-280℃,同样使用2-羟基丙胺衍生物两分子环化直接转化(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为101863845)。然而,上述方法都有反应温度过高的缺点,而且要转化为在3位和(或)6位上带有取代基的衍生物还需独立的进一步转化步骤。具备取代多样性,且更为温和的一步法合成2,5-二甲基吡嗪衍生物的简单催化反应体系成为人们探索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步法制备2,5-二甲基吡嗪衍生物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式I所示2,5-二甲基吡嗪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惰性气氛中,式II所示醛类化合物和炔丙胺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即得;

所述催化剂的分子式为AuLX,其中,L表示配体,X表示负一价阴离子;

式I    式II

式中,R为芳基、烯基、杂环或碳原子数为3~20的烷基。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R具体可为苯基、氯代苯基、氟代苯基、溴代苯基、甲基取代苯基、甲氧基取代苯基、萘基、呋喃基、噻吩基、苯代乙烯基、环己基、庚基或辛基。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催化剂中,L可选自三苯基膦、三环己基膦,二苯基一环己基膦和二苯基一甲基膦中至少一种;X可选自卤素阴离子和强酸根中至少一种。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式II所示醛类化合物具体可为苯甲醛、邻氯苯甲醛、间氯苯甲醛、对氯苯甲醛、邻溴苯甲醛、对氟苯甲醛、对甲基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萘甲醛、糠醛、肉桂醛、2,4-二氯苯甲醛、噻吩甲醛、环己基甲醛或辛醛。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反应的溶剂可选自甲苯、四氢呋喃、乙腈、异丙醇、水和DMF中至少一种。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炔丙胺与式II所示醛类化合物的摩尔份数比可为(1~100)∶1,具体可为3∶1;所述催化剂与式II所示醛类化合物的摩尔份数比可为(0.01~0.2)∶1,具体可为0.05∶1。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反应的温度可为25℃~140℃,具体可为60℃、80℃、100℃或120℃,反应的时间可为6h~72h,具体可为24h~48h,如24h或48h。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惰性气氛为氮气气氛或氩气气氛。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反应在密封的反应装置中进行,如在玻璃封管中。

本发明提供的合成2,5-二甲基吡嗪衍生物的方法,为一步合成法,该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催化剂用量小,反应操作简单;(2)催化剂体系具有极高的化学反应性和选择性,能够高产率的合成2,5-二甲基吡嗪衍生物;(3)催化体系对底物的普适性强,含各种官能团的醛类都能高效地进行反应;(4)反应只消除水分子,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得目标产物的氢谱图。

图2为实施例1所得目标产物的碳谱图。

图3为实施例2所得目标产物的氢谱图。

图4为实施例2所得目标产物的碳谱图。

图5为实施例7所得目标产物的氢谱图。

图6为实施例7所得目标产物的碳谱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27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