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支撑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9498.2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7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W·克里斯特根;J·克雷奇默;M·施塔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24 | 分类号: | F01L1/2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董华林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支撑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气门机构的液压支撑元件,其具有一壳体,在该壳体的孔中配合有一压力活塞,在压力活塞的下端面和壳体的下侧之间延伸一用于液压介质的高压腔,该高压腔能通过一朝向该高压腔打开的止回阀封闭,壳体具有用于液压介质的通道,该通道在径向内侧与压力活塞中的通孔连通,压力活塞具有一用于液压介质的转向套筒,该转向套筒沿轴向在通孔下方固定贴靠在压力活塞的内周面上并且延伸直至压力活塞的突出于壳体的头部附近,在转向套筒和内周面之间形成一用于液压介质的上升路径,该上升路径从通孔出发并且在头部的区域中通入转向套筒内部的直接位于止回阀前面的储存腔中,并且能从储存腔给高压腔供应液压介质。
背景技术
DE 10 2004 006 903 A1公开了这种支撑元件。该支撑元件的转向套筒使一个直接位于止回阀前面和由此位于高压腔前面的区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无气泡、无油发泡和无涡流。基于由此在储存腔中在很大程度上保持无气体的且“静态的”液压介质,很好地消除了高压腔的可压缩性,因此在凸轮升程时始终存在所希望的换气横截面。
然而已确定,转向套筒在发动机起动时最终构成不希望的、用于足够快地供应液压介质的阻碍,以致在最坏的情况下空气被吸入高压腔中,这由于换气阀关闭速度的不希望的升高而会引起啪嗒噪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以下述方式得以解决,即,转向套筒沿轴向 方向在其贴靠于压力活塞的内周面上的贴靠部上方具有至少一个穿孔如缝隙、窗口或钻孔。
因此,产生一种消除了上述缺点的液压支撑元件,该液压支撑元件也可以具有可控/可切换的性质。转向套筒沿进入方向具有改善的液压介质可通过性,由此在发动机起动时在止回阀前面始终积累足够量的液压介质,该液压介质保证符合规定的间隙补偿功能。同时确保,转向套筒的储存和平静功能。
特别优选的是,所述至少一个穿孔(缝隙、钻孔、窗口等)与压力活塞中的通孔在圆周上错置。由此避免液压介质或多或少直接地流入储存腔中,这可能引起液压介质的涡流。所述至少一个穿孔以有意义的方式和方法沿轴向与具有止回阀的压力活塞的下端面明显间隔开。
在所述至少一个穿孔构造为纵向缝隙的情况下,该纵向缝隙也可构造为朝向储存腔(径向向内)打开的唇,这防止在发动机停机时储存腔流空或者这负责使相对大量的液压介质保持储存于储存腔中。
所述转向元件可以无切屑地由钢板制成,其中,转向元件的至少一个纵向缝隙例如可从转向套筒的边缘出发并且可通过简单的铣削过程或切削过程形成。
转向元件在压力活塞内周面上的固定的一种简单方案构成另一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据此,它在通孔下方固定地在压力活塞的环形凹入成型部的下端面上延伸并且例如焊接或卡扣在其上。
还规定,压力活塞分为两部分。由此简化了其制造。这两个轴向部分可极其简单地上下叠置或彼此接合或焊接。在此,至少一个部分可由轻质材料、例如钢板制成。
根据另一从属权利要求建议的(节流的)排气口允许在液压介质进入储存腔中之前就已经将不希望的空气从液压介质流中排出。
此外,本发明还具体规定,上升路径完全环绕地在转向套筒的外周面上构成或者该上升路径至少构造为环弓段(Ringsegment)。作为替换方案也可考虑通道形的造型。上升路径也可直接形成于套筒中或 延伸于压力活塞的内周面上。
附图说明
借助附图进一步解释本发明。附图如下:
图1为具有连续开槽的转向元件的支撑元件的纵剖视图;和
图2为与上述附图相同的视图,但具有不连续开槽的转向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示出一种用于内燃机气门机构的液压支撑元件1。该支撑元件具有一罐形的壳体2,在该壳体的孔3中配合有一可轴向运动的压力活塞4。该压力活塞以其用于牵引杆贴靠的头部13突出于壳体2。
在压力活塞4的下端面5和壳体2的下侧6之间延伸一用于液压介质的高压腔7。该高压腔可通过一位于下端面5上的且朝向该高压腔打开的止回阀8封闭。
壳体2具有一用于液压介质的通道9,该液压介质在径向内侧与压力活塞4的一通孔10连通。如从两个图中可看出,压力活塞4具有一用于液压介质的转向套筒11。该转向套筒沿轴向在通孔10下方密封地固定在压力活塞4的内周面12上。通孔10在此位于压力活塞4的环形凹入成型部18中,转向套筒11贴靠在环形凹入成型部18的下方的环形凸肩1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94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