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系统级封装组件、印刷电路板组件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28806.X | 申请日: | 2012-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9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沈里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1/18 | 分类号: | H05K1/18;H01L21/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封装 组件 印刷 电路板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系统级封装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技术是使用全卡模块(full-mini card)或半卡模块(half-mini card)提供移动电脑的连接器,然而,随着移动电脑尺寸的小型化,全卡模块或半卡模块因为尺寸太大,且例如螺栓等机械构件占用到较大的面积,已不符合现行移动电脑的需求。现已开发出尺寸相对较小的板对板连线(board to board connection)技术,然而,此技术仍不能满足持续缩小的移动电脑的需求。
根据上述,业界已开发出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SIP)超高密度的封装结构,其是将多个构成集成电路芯片安装在一个封装模块。系统级封装(SIP)由于具备异质整合特性,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微小化需求上,加上高密度与高传输的高阶封装制作工艺,让集成电路在轻薄短小之余,仍可拥有更强大效能,同时系统级封装(SIP)提供了不同半导体制作工艺技术以及不同功能芯片的整合封装方式,更拓展系统级封装(SiP)应用层面,因此常用于开发需要整合大量存储器,时间短,量小但多样化的产品,如数字相机、MP3播放器等,甚至连手机等通讯产品也可运用系统级封装(SIP)抢占市场。
如图1所示,现行的技术是将系统级封装模块通过焊锡106接合,连接至印刷电路板102,然而,此技术当组件发生问题时,不容易进行修订(rework)或更换组件。另外,此技术系统级封装模块104所产生的热量仅能通过焊锡接合106散热,随热元件密度的增高,其散热能力已不符高密度和极小模块的需求。
根据上述,业界需要一封装组件,其尺寸够小,且不需使用到机械组件,可符合高密度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系统级封装组件,其包括:一系统级封装模块,包括多个接合垫;一导线架,接合至系统级封装模块的接合垫,其中导线架包括多个引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组件,包括:一印刷电路板,至少包括一开口;及一系统级封装组件,包括:一系统级封装模块;及一导线架,接合至系统级封装模块,其中导线架包括多个引脚;其中系统级封装组件是镶嵌于印刷电路板的开口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系统级封装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一系统级封装模块,包括多个接合垫;将一导线架,接合至系统级封装模块的接合垫,其中导线架包括多个引脚;及对导线架的引脚进行一成形步骤,使上述引脚形成特定的形状。
为让本发明的特征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系统级封装组件的剖视图;
图2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系统级封装组件制造方法中间步骤的剖视图;
图2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系统级封装组件制造方法中间步骤的平面图;
图3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系统级封装组件的剖视图;
图3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系统级封装组件的平面图;
图4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系统级封装组件的剖视图;
图4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系统级封装组件的剖视图;
图4C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系统级封装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系统级封装组与印刷电路板组装后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系统级封装组与印刷电路板组装后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系统级封装组与印刷电路板组装后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包括导电侧壁的印刷电路板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2~印刷电路板; 104~系统级封装模块;
106~焊锡接合; 202~系统级封装模块;
203~接合垫; 204~导线架;
206~引脚; 208~焊锡;
210~底胶; 402~引脚;
404~引脚; 406~第一部分;
408~第二部分; 410~第三部分;
500~系统级封装组件; 502~印刷电路板;
504~系统封装模块; 506~开口;
508~导线架; 510~引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88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验钞弹片的角度变化测定装置
- 下一篇:变速箱控制装置以及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