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盐酸贝西沙星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6255.3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9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再新;夏正君;蒋龙;王明林;张明光;林送;吉小龙;马堰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亚邦医药研究所有限公司;常州亚邦制药有限公司;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1/04 | 分类号: | C07D40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酸 西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盐酸贝西沙星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盐酸贝西沙星(besifloxacin hydrochloride,I),化学名为(R)-7-(3-氨基六氢-1H-氮杂-1-基)-8-氯-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3-喹啉羧酸盐酸盐,于2009年在美国上市。临床上使用0.6%的盐酸贝西沙星眼用混悬液,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结膜炎,在临床中显示出优越的杀菌效果。盐酸贝西沙星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已见文献报道的盐酸贝西沙星的合成方法很少,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二种方法:
中国专利CN101522662A报道的以1-环丙基-6,7-二氟-8-氯-1,4-二氢-4-氧-3-喹啉羧酸和带有3-硝基苯基亚烷基保护基的(R)-3-(3-硝基亚苄基氨基)-六氢氮杂为原料,缩合后水解脱去3-硝基亚苄基得到盐酸贝西沙星。文献未给出详细实施例,反应式如下:
王亚娟等报道了以1-环丙基-6,7-二氟-8-氯-1,4-二氢-4-氧-3-喹啉羧酸和带Boc保护基的(R)-3-(叔丁氧羰基氨基)-六氢氮杂为起始原料,在DBU的存在下,缩合后,再由无水酸脱去Boc保护基,转盐酸盐得到盐酸贝西沙星(河北化工,2011,23(7):13~14.)。反应式如下:
中国专利CN101522662A不仅未给出详细实施例,且在本发明的研究过程中曾多次重复该方法,都未能得到目标产品。在王亚娟等报道的方法中,缩合反应的收率仅58.2%,脱Boc保护基的收率仅36.4%,且(R)-3-(叔丁氧羰基氨基)-六氢氮杂不易制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制备盐酸贝西沙星的新方法,旨在克服以上合成方法中的缺点,使之稳定可靠、高效、适合工业化生产。
大多数氟喹诺酮药物的结构特征之一是喹诺酮母环的6位带有氟原子,在其合成路线中,常用6位和7位二个氟原子取代的母环和含氮的侧链进行7位的亲核取代反应来制备氟喹诺酮药物。因此在7位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时不可避免的会发生6位氟原子被取代的副反应,导致亲核取代反应的收率下降。为了提高7位亲核反应的选择性,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成工艺研究中,常常用硼酸和乙酸酐与氟喹诺酮母环反应,形成硼酸酯螯合物。由于4位羰基上氧原子的孤对电子向硼原子的空轨道转移,极大地加强了羰基的吸电子作用,活化了7位的氟原子或氯原子。不仅可以提高亲核缩合反应的选择性,且可以降低反应温度,减少副反应和杂质的产生,提高反应收率。
本发明采用在有机碱的存在下,以1-环丙基-6,7-二氟-8-氯-1,4-二氢-4-氧-喹啉-3-羧酸-O3,O4-二乙酸合硼酯(II)和(R)-3-三苯甲基氨基-六氢氮杂(III)或其盐为原料,在有机溶剂中加热反应2~8小时,得到(R)-7-(3-三苯甲基氨基-六氢氮杂-1-基)-8-氯-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3-喹啉-O3,O4-二乙酸合硼酯(IV)。其中,有机碱选自三乙胺、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DBU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剂选自DMF、DMSO、正丁醇、乙醇、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溶剂;反应温度为40℃至所使用溶剂的常压沸点温度;(R)-3-三苯甲基氨基-六氢氮杂(III)的盐选自苯磺酸盐、盐酸盐、氢溴酸盐、樟脑磺酸盐、L-酒石酸盐、L-扁桃酸盐、L-苯丙氨酸盐、L-焦谷氨酸盐中的一种;反应中1-环丙基-6,7-二氟-8-氯-1,4-二氢-4-氧-喹啉-3-羧酸-O3,O4-二乙酸合硼酯(II)、(R)-3-三苯甲基氨基-六氢氮杂(III)或其盐、有机碱的投料摩尔比为1∶0.8~1.5∶1.5~5.0。
然后,(R)-7-(3-三苯甲基氨基-六氢氮杂-1-基)-8-氯-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3-喹啉-O3,O4-二乙酸合硼酯(IV)在有机溶剂中加热反应2~10小时,得到贝西沙星前体(R)-7-(3-三苯甲基氨基-六氢氮杂-1-基)-8-氯-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3-喹啉羧酸(V)。其中,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溶剂;反应温度为40℃至所使用溶剂的常压沸点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亚邦医药研究所有限公司;常州亚邦制药有限公司;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亚邦医药研究所有限公司;常州亚邦制药有限公司;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62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