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胶软管防扭转自动矫正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23767.4 | 申请日: | 2012-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2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 发明(设计)人: | 崔爱民;郭润忠;张利;董瑞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现代塑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53/20 | 分类号: | B29C53/20;B29C53/80 |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王庆德 |
| 地址: | 262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塑胶 软管 扭转 自动 矫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胶管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塑胶软管制作过程中发生的管体扭转进行矫正的装置。
背景技术
塑胶软管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工业等领域。这类软管通常是在挤出成形的同时便在管体外表面打印厂名、规格等标识,这些标识一般是沿管子长度方向每间隔一定距离进行排列,并由专门的印字装置进行印制。根据标准要求,标识应该在管子上呈直线排列;特别是对于管体上带标志线的塑胶管,标识一般是位于管体标志线一侧或其它特定位置。由于打印设备的位置是固定的,这就要求在标识印制时,行进中的管子不能发生扭转。但塑胶管的生产是边挤出成形边打印标识,管子在牵拉运行中发生扭转是难以避免的。为了将标识沿直线打印或保持在特定位置,现有的做法是当发现管体扭转时,由人工进行手动矫正,不仅费时费力,增加生产成本,而且标识打印准确度低,只能控制在预订位置的±8mm范围内,产品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塑胶软管生产中对管体扭转进行自动检测和矫正的塑胶软管防扭转自动矫正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有矫正总成,所述矫正总成具有架体,在架体上设有与之活动连接的转子,转子的轴向上设有通过轴线的软管运行通道,转子一端设有传动轮,另一端设有抱夹装置;所述传动轮由步进电机驱动,抱夹装置至少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抱夹单元,所述抱夹单元设有座体,座体上设有与之活动相接的抱夹臂,抱夹臂外端头设有伸入到软管运行通道内的压轮,压轮上设有与塑胶软管外径适应的卡口;座体内设有限位板,抱夹臂与限位板之间设有顶簧;所述的步进电机由控制驱动组件控制驱动,矫正总成前方的管体运行路线上设有检测管体扭动的检测组件,所述的控制驱动组件与检测组件电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架体上设有环套,所述的转子置于环套内,转子与环套间以轴承连接,环套端头设有固定轴承的压封。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抱夹装置一端的转子上设有环形端板,所述的抱夹单元为三个,三个抱夹单元均布在环形端板上。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座体为“U”形,座体扣接在环形端板上,抱夹臂及限位板与座体内壁均为滑动相接,限位板上设有销孔,抱夹臂后端设有与之螺纹连接的抱夹臂行程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上端与销孔插接,顶簧套设在调节螺栓上;座体后端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螺杆插孔,螺杆插孔中设有与限位板螺纹连接的螺杆,螺杆上设有凸环。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探头和传感器,所述控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器和控制器,所述检测探头为光纤探头,传感器为色彩传感器,传感器、驱动器及控制器集成设在机箱中;检测探头及传感器分别设置两个,两检测探头与两传感器一一串联后并接在控制驱动组件的控制器上,两检测探头和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通过控制器分别控制步进电机的正反转。
本发明与塑胶软管挤出设备配套使用,其检测探头和矫正总成设置在标识打印装置的前方。管体运行的方向是先从矫正总成的软管运行通道内穿过,经过检测探头后再进行标识打印;矫正总成、检测探头和打印设备是直线排列的。使用时,首先根据标识的打印位置来对检测探头进行定位,两检测探头分设在检测标志的两侧。管体在穿过矫正总成的软管运行通道时,由抱夹装置上对称设置的抱夹单元对运行中的管体进行抱夹,抱夹臂后端的顶簧能保证抱夹臂上的压轮与管体始终相接。正常运行时,管体沿直线运行并带动压轮转动,而转子不动;当管体发生扭转时,检测标志就会发生位移,其中的一个检测探头检测到这种位移,会及时将检测信号传给传感器,传感器再将信号传给控制器,再由控制器发出信号给驱动器,最后驱动器给电机一系列脉冲使电机转过一个固定的角度,并驱动转子转动;转子转动时,抱夹装置便将管体向其扭转的反向转动,对管体扭转进行矫正。该装置能及时检测管体的扭转并进行矫正,不仅节省人力成本,而且标识打印准确,其打印位置能够控制在预定位置的±2mm以内,产品质量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矫正总成端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矫正总成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抱夹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各部分电器线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现代塑胶有限公司,未经潍坊现代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37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斜齿的汽车空调管铆合结构及其铆合方法
- 下一篇:滤棒成型机负压风除尘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