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0405.X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7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锤金;丁同福;褚向前;李志远;汪金业;汪峰荣;曹应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6 | 分类号: | G10K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黄健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音 装置 | ||
1.一种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级消声器,所述第一级消声器包括第一进气管、一根或多根中间管、第一出气管和两个以上并列且相互隔离的扩张腔;其中,
所述第一进气管由第一扩张腔的外侧经过伸入至第n扩张腔;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端开口与噪声源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另一端开口与所述第n扩张腔相连通,其中,n≥2;
各所述中间管分别穿过至少两个扩张腔,所述中间管的两端开口分别与两个扩张腔相连通;
所述第一出气管穿过至少一个扩张腔从最后一个扩张腔伸出;所述第一出气管的一端开口与扩张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另一端开口与大气或下一级消声器相连通;
所述第一进气管、中间管和第一出气管分别伸入至中间的扩张腔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进气管由第一扩张腔经过中间的扩张腔伸入至最后一个扩张腔;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端开口与噪声源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另一端开口与所述最后一个扩张腔相连通;
所述中间管由所述第一扩张腔经过中间的扩张腔伸入至最后一个扩张腔;所述中间管的一端开口与所述第一扩张腔相连通,所述中间管的另一端开口与所述最后一个扩张腔相连通;
所述第一出气管由第一扩张腔经过中间的扩张腔,经所述最后一个扩张腔后伸出;所述第一出气管的一端开口与所述第一扩张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另一端开口与大气或下一级消声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级消声器,所述第二级消声器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二进气管、连通管和第二出气管,其中:
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一出气管相连通;
所述第二出气管与大气或下一级消声器相连通;
所述连通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吸声垫,所述吸声垫由吸声材料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级消声器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噪声源相连;
所述第一级消声器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级消声器相连;
所述第二级消声器通过尾管与大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音间,所述隔音间包括吸声侧壁和吸声天棚;
所述吸声天棚固定设置在所述吸声侧壁的上端,所述吸声侧壁和所述吸声天棚用于整体封闭罩设在产生噪声的设备外侧;
所述吸声侧壁和所述吸声天棚均由穿孔板构成,所述穿孔板外侧设置有吸声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侧壁至少包括有一对相对通风的通风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侧壁上设置有隔声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侧壁上还开设有观察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至少设置有双层白玻璃,所述白玻璃之间的空腔内边缘填充有吸声材料,所述白玻璃的厚度为6mm,所述空腔的厚度为1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天棚上端固定设置有防雨顶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04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