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墨焙烧匣盒卸箱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8176.8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3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钱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G65/34 | 分类号: | B65G65/34;B65G67/04;B65G67/24;B65G6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3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焙烧 匣盒卸箱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行业的匣盒卸箱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大型焙烧匣盒卸箱的系统,同时还涉及一种石墨焙烧匣盒卸箱方法。
背景技术
人造石墨具有优越的导热性、导电性,耐高温,抗热震,耐酸碱,化学性能稳定,是优良的润滑材料,各项性能优越,具备钢材、有色金属甚至天然石墨都不可比拟的优势,大部分的工业应用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都越来越需要人造石墨材料,但人造石墨的生产过程相当繁琐,产能普遍不高,其常规工艺过程大致是:原材料筛分处理→炭素原料制备→原料等静压成型→匣盒装箱→焙烧→匣盒卸箱→浸渍→石墨化→检验→加工至成品,由于石墨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填充灰粉的制备、储运和装填等工作,生产环境比较恶劣,粉尘污染严重,特别是匣盒卸箱这道工序,目前匣盒卸箱工序的工艺原理简述如下:
如图所示,经过焙烧后的匣盒内盛装有填充介质和炭块,整个匣盒高约4米,最大截面尺寸约1.7米,为长方形箱体结构,顶面开敞,满载的匣盒总重量达到13吨左右,其中的填充介质为灰粉颗粒,该工序要求将匣盒进行倾倒,将其中焙烧好的填充介质和炭块卸出来,然后把其中的多个炭块(尺寸从直径600到1200大小不等,重约1~3吨)分拣出来并送到下一个工序浸渍车间,把其余大量的填充介质收集起来经过另外的处理系统以便重复利用,由于填充介质和炭块在匣盒内经过焙烧后有一定的紧实度,因此要倾倒干净,必须将重达13吨的匣盒倾斜相当大的角度,目前采用的工艺方法是:利用行车完成,先用人工绑缚匣盒,然后把行车的双钩分别勾住匣盒的上下端,靠人工操作,通过匹配两钩的升降高度和速度,缓慢将匣盒倾倒起来,填充介质和炭块就直接倒在车间地面上,形成一个大的灰堆,最后靠人工爬上灰堆,系好炭块,用叉车叉运到下个工序,这种工艺方法是几十年来国内石墨行业都普遍运用的方法。
这种工艺方法比较原始落后,存在以下问题:①效率低下,需要行车多次挂钩绑缚、另外为了匹配双钩的关系,起吊操作必须很缓慢,同时最后的分拣靠人工及叉车反复调整对位,生产效率较低;②利用行车双钩匹配进行翻转对工人的操作熟练程度铰高,整个卸箱过程人工参与过多,工人劳动强度大;③这种用行车倾倒匣盒的方式不符合国家关于起重行车使用的安全规范,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隐患;④匣盒内大量的填充灰粉颗粒直接倾倒在地面上。会激起很大的粉尘烟雾,一开始倾倒,整个车间几乎都看不清人影,存在影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严重问题。⑤倾倒好的填充灰粉堆在车间地面上,为了将其重复利用,还需动用装载机等工程设备将其收集起来运往处理区域,不便于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
随着近年石墨行业的迅猛发展,对石墨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在各地越来越注重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对于焙烧匣盒卸箱的安全可靠性以及车间的粉尘污染防治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现有的焙烧匣盒卸箱的工艺技术方案已经完全不能适应这些新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石墨焙烧匣盒卸箱系统,目的之二是提供了一种卸箱方法,本发明的系统提高了匣盒卸箱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减少了粉尘污染,提高了安全可靠性,改善了石墨生产车间环境,达到的国内国际的先进水平。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石墨焙烧匣盒卸箱系统,包括专用翻转卸箱机、匣盒装入机构、移送台车、炭块叉送装置和输送拖车;
所述专用翻转卸箱机包括两侧立架以及设置在两侧立架之间的旋转机架,所述旋转机架上设置有匣盒夹持机构,所述旋转机架通过液压机构实现360°的翻转,其旋转的中心轴线垂直于两侧机架;
所述匣盒装入机构用于将匣盒装入专用翻转卸箱机的匣盒夹持机构中;
所述移送台车的行车轨道设置在专用翻转卸箱机与炭块叉送装置之间,所述移送台车用于将专用翻转卸箱机翻转匣盒所掉落的炭块运输至炭块叉送装置,所述炭块叉送装置用于将移送台车上的炭块叉送到输送拖车上。
进一步,所述专用翻转卸箱机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两侧立柱上,用于实现两侧立柱的同升同降;
进一步,所述系统还包括自动控制中心,所述专用翻转卸箱机、移送自动行车、炭块叉送装置和输送拖车的所有操作通过自动控制中心编程控制;
进一步,所述系统还包括一介质收纳室,所述介质收纳室设置在专用翻转卸箱机的下方,介质收纳室与专用翻转卸箱机通过一网状的介质落料格栅进行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未经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81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