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电瓷再生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4248.1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7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殷杨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杨合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奇美专利商标事务所 43105 | 代理人: | 张继纲 |
地址: | 412100 湖南省株洲市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电 再生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电瓷再生工艺。
技术背景
根据现有资料统计分析,2011年我国电瓷生产产值约300亿元,在现有生产工艺条件下,电瓷生产过程中的瓷检合格率在80%~85%左右,出口灰釉产品70%~80%。其主要缺陷为开裂、针孔、铁点、碰瓷、缺釉、落砂。其中变形、开裂等共约占5%~8%左右,表面缺陷综合约占6%~10%。这一外观缺陷损失全国约有15亿元左右。对这些缺陷,过去的做法是采用有机材料进行修补。
随着国内外电瓷产品对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欧美市场及中亚高端客户现已禁止使用有机材料修补这一方法,这条路再也行不通了,如果不采取新的生产工艺进行补救,仅因外观缺陷而报废产品,将给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
电瓷生产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生产技术水平和条件难以达到零缺陷的外观要求,根据这一状况,采取无机材料对电瓷再生产,使电瓷产品不因外表缺陷报废,进而有效的再生利用,可以说,电瓷再生技术具有广大的市场,如果该技术推广到全国电瓷行业,其经济效益每年将接近15亿元,节约瓷泥资源30万吨,节约标煤20万吨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利用无机材料,对有表面缺陷的电瓷产品进行再加工的生产方法,它不仅使部分已报废的产品重获新生,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次生垃圾的产生,变废为宝,而且大大地节约了瓷泥资源,有效地提高了劳动价值,保护了环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它的主要工艺流程是配色、制釉、喷涂、上釉、烧成。其中:
配色工艺要求调配出相应颜色的无机釉料,该无机釉料的外观颜色必须与可再生产品的色彩完全一致,并与其膨胀系数相兼容。
制釉工艺中,釉的粘度值控制在180~220帕斯卡·秒,表面张力为0.25~0.35N/m,润湿角大于90°。
上釉工艺中,对有缺陷的电瓷产品的缺陷处进行精细的打磨抛光,然后再喷上一层薄薄的再生釉,釉层厚度控制在0.15~0.25mm之间。
烧成工艺中,产品烧成温度控制在700℃~1000℃,且在釉中加入70%~85%已经烧制好的低温石英熔块,8%~20%的高岭土,2%~8%的与产品颜色相近的色剂颜料和乳浊剂。
升温曲线:200℃之前,升温速度不大于30℃/h,500℃~600℃,升温速度不大于20℃/h,700℃~釉玻化,升温速度40℃/h,保温1小时。
降温曲线:停火~600℃为快速降温,降温速度大于60℃/h,600℃~室温加15℃为缓慢降温,降温速度小于30℃/h。
本发明不仅使部分已报废的产品重获新生,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次生垃圾的产生,变废为宝,而且大大地节约了瓷泥资源,有效地提高了劳动价值,保护了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它的主要工艺流程含配色、制釉、上釉、烧成。其中:
配色工艺是调配出相应颜色的无机釉料,该无机釉料的外观颜色要求与可再生的产品色彩完全一致,并与其膨胀系数相兼容。
制釉工艺中,釉的粘度值控制在180~220帕斯卡·秒,表面张力为0.25~0.35N/m,润湿角大于90°。
上釉工艺中,对有外表缺陷的电瓷产品打磨抛光,然后再喷上一层再生釉,釉层厚度控制在0.15~0.25mm之间。
烧成工艺中,产品烧成温度控制在700℃~1000℃,且在釉中加入70%~85%已经烧制好的低温石英熔块,8%~20%的高岭土,2%~8%的与产品颜色相近的色剂颜料和乳浊剂,本发明采用的乳浊剂为硅酸锆。
升温曲线:20)℃之前,升温速度不大于30℃/h;500℃~600℃,升温速度不大于20℃/h;700℃~1000℃釉玻化。
升温速度40℃/h,保温2小时;降温曲线:停火~600℃为快速降温,降温速度大于60℃/h;600℃~室温加15℃为缓慢降温,降温速度小于30℃/h。
低温石英熔块主要化学成分和重量百分比如下:
SiO2:43%~48%、Al2O3:5%~7%、MgO:2.0%~2.4%、K2O:6.5%~8.5%、Na2O:4.5%~6.3%、CaO:9%~12%
高岭土主要化学成分和重量百分比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杨合,未经殷杨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42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