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汽车背门锁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3473.3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5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安鉴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19 | 分类号: | E05B65/19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张龙哺;郭晓东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汽车 门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锁止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汽车背门锁止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行李舱的背门1一般外观尺寸较大,重量较重。背门1与车体的固定一般依靠安装在背门1下沿的中部的背门锁体2和安装在车体(图上未示出)上、与背门锁体2的位置相适应的锁扣3锁合固定背门1。其中背门锁体2具有锁舌4和卡接部5组成,卡接部5的外廓为W形。汽车背门1扣合过程中,卡接部5的W形的中间开口与锁扣3相结合,依靠锁舌4将锁扣3固定在卡接部5的W形的中部开口底部,从而将背门1锁止。然而,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动力系统及各种路况等对整车的激励作用,背门1会产生强烈的震动及晃动,背门1本身受到较大的外作用力的后,又将这些外作用力传到车门保持件如:背门锁体2、锁扣3及铰链(图上未示出)等,同时,背门系统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异响。
考虑到背门1的系统可靠及耐久性,为保证背门1本身及保持件的使用寿命,已有的产品设计时,一般会在背门1下部,背门锁体2左右两侧各设置一对相互配合的限位装置6,其中限位装置6一般由安装在背门1上的凸限位器7和安装在车体上的凹限位器8组成。背门1关闭后,背门锁体2与锁扣3配合,保证背门锁止。限位装置6的凸限位器7卡合在凹限位器8中,保证背门1左右方向的限位。
上述设计采取在背门锁体2的两侧设置限位装置6的方式提高背门的系统可靠性和耐久性,然而,上述方案中限位装置6的凸限位器7和凹限位器8一般均通过螺钉9与背门1和车体装配,装配时间长且成本比较高,并且在背门1及车体上安装限位装置6的地方需要增加加强板(图上未示出),由此带来生产模具的投入及安装加强板带来的成本提高。同时,现有技术中还需在背门1及车体上留出足够的空间,由此造成结构设计上的诸多不便。
基于上述理由,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的汽车背门用的锁扣结构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汽车背门用锁扣结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锁扣结构,包括背门锁体和锁栓,背门锁体安装在车门上,具有锁舌和卡接部,卡接部具有W形的外廓形状,锁扣总成安装在车体上,锁扣总成包括锁扣底板、锁栓以及限位块。锁扣底板在其两端具有弯折部,锁栓安装在锁扣底板的底面中部,限位块安装在锁扣底板的弯折部上,以及当所述车门闭合时,所述的背门锁体与锁扣总成扣合,背门锁体的所述锁舌与锁扣总成的锁栓相锁止,背门锁体的卡接部与锁扣总成的限位块弹性抵接。
基于以上改进,本发明实现了将限位功能集成在汽车背门锁扣上,减少了零件的投入,节省了安装空间以及组装时间,同时也减少了生产零部件的模具投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汽车背门锁扣结构和限位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锁扣结构以及限位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锁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锁扣底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锁扣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限位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限位块与锁扣底板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3至图7,对本发明的具有限位功能的汽车背门锁扣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汽车背门锁扣结构10具有背门锁体11和锁扣总成12。本发明的汽车背门锁扣结构10的背门锁体11具有锁舌111和卡接部112组成,锁舌111的结构和在背门1上的安装方式以及卡接部112的结构与外廓形状皆与现有技术的锁体结构相同,在此不在赘述。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的锁扣总成12通过螺钉125穿过通孔1217安装在车体上,锁扣总成12具有锁扣底板121和锁栓122以及限位块123,锁扣底板121为冲压件,锁扣底板121在其两端朝同一方向(如图所示的)形成弯折部1211,而使锁扣底板121具有“凵”形结构,“凵”形结构的底面1212具有安装孔124,用于安装该锁栓122。限位块123具有2块,分别位于“凵”形结构的两弯折部1211呈相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34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