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番茄遗传转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2183.7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4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徐洪伟;周晓馥;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A01H5/00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石岱 |
地址: | 136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番茄 遗传 转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杆菌介导转化番茄的方法,属于遗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番茄种子整体侵染转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是一种世界性种植的最重要的鲜食和加工原料。它的基因组较小,是一种理想的模式植物。另外,番茄还具有自花授粉易于纯合、生长周期短、在温室内可周年生长等优点,因而其遗传转化研究备受关注。自从1986年McCormick等首次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获得转基因番茄植株以来,番茄的遗传转化研究不断发展,但转化效率有很大差异。
影响农杆菌介导番茄遗传转化的因素很多,如番茄基因型、侵染时间、分化培养基等,其中基因型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专一性,使得需要对每个番茄基因型的转化过程分别进行研究,以寻求不同基因型植株最适合的转化方法,即由于再生受基因型限制,从而使转化变得较困难;外植体大小对番茄的再生也有重要影响,理想的外植体大小为叶片0.5 cm2,外植体的放置方向有近轴面向上和背面向上两种方式,但基本原则是使外植体的伤口与培养基有较好的接触,以利于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芽的分化;基因型、分化培养基都是基于再生体系而形成的限制,从而使番茄的遗传转化变得更困难。
番茄是植物基因工程中进行遗传转化的重要模式植物之一。目前在番茄的遗传转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转化率低,转化体、转化植株后代遗传不稳定,操作复杂等。这些问题阻碍了番茄基因工程的研究。因此,建立高效的番茄遗传转化体系,为植物功能基因研究及基因工程改良提供高效的遗传转化平台,从而促进其产业化发展。农杆菌所携带的目标基因能否成功转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对后续实验有着重要影响。在常规的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方法中,常选用的外植体为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幼嫩的组织、子叶及下胚轴等,也采取预培养等使细胞处于感受态的技术,这些都有利于转化率的提高。但目前这些方法转化效率还很低、操作过程也较繁琐,实验周期较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番茄遗传转化效率低、转化周期长及操作过程繁琐的难点,提供一种番茄种子整体侵染的方法,从而提高番茄的转效率。
本发明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番茄遗传转化的方法,该方法是采用番茄种子整体侵染的方法实现的,步骤包括:① 测成熟番茄种子的生理吸胀曲线,② 含有目标基因的发根农杆菌培养,③ 番茄种子消毒灭菌,④ 结合番茄种子的生理吸胀曲线,将经消毒灭菌的成熟番茄种子转入到OD600值为0.8-1.3的发根农杆菌菌液中振荡侵染7-9小时,⑤ 在25℃黑暗条件下共培养3天,⑥ 抗性植株的筛选,⑦ 抗性植株的生根及培育,⑧ 转化植株炼苗及移栽等步骤;其中:
步骤 ① 所述测成熟番茄种子的生理吸胀曲线的方法是:取8份等量的成熟番茄种子,每隔2小时取1份浸泡到水中,分别浸泡0、3、5、7、9、11、13、15小时,记录番茄种子的吸胀停滞点为7-9小时;
步骤 ② 所述含有目标基因的发根农杆菌培养的方法是:将发根农杆菌A4在LB固体培养基平板上接种活化2次,之后挑取该菌株的单菌落接种到5 ml 含有50 ug·ml-1卡那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26oC、振荡转速160-200 rpm 的条件下,培养5-8小时,然后取1 ml 转接于50 ml 含有50 ug·ml-1卡那霉素和110 umol·L-1乙酰丁香酮的LB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26oC、振荡转速160-200 rpm 的条件下,培养12-16小时后,取50 ml菌液加入到离心管中,置于低温冷冻离心机中,在温度25oC、转速3500 rpm条件下离心10 分钟,弃上清液,得菌体沉淀,用含6 mg·L-1 6-BA 和 110 umol·L-1乙酰丁香酮的MS液体培养基重悬上述菌体沉淀至OD600值为0.8-1.3备用;
步骤③ 所述番茄种子灭菌的方法是:挑选饱满的番茄种子,蒸馏水浸泡1.5-2小时,Cl2灭菌20分钟,无菌水冲洗5-6次,准备侵染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师范大学,未经吉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21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