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4-甲氧基- N,N′-二取代苯基-1,3-苯二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7882.2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3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秀杰;刘宁;王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35/64 | 分类号: | C07C235/64;C07C231/02;C07C311/29;C07C303/38;A61P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氧基 取代 苯基 苯二酰胺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高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药物,特别是4-甲氧基-N,N′-二取代苯基-1,3-苯二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血小板聚集是正常凝血机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导致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指可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能,阻抑血栓形成的药物,因此在治疗血栓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是目前最常处方的长期预防疗法。
近年来,为了发现更新更有效和更广谱的抗血小板聚集新药,本发明对4-甲氧基-N,N′-二取代苯基-1,3-苯二酰胺类化合物做了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其中二十二个化合物,具有很高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均具有开发为新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前景。
目前尚无关于本发明的相关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分析,提供新的具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前景的4-甲氧基-N,N′-二取代苯基-1,3-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为研制新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丰富临床用药品种打下良好基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种4-甲氧基-N,N′-二取代苯基-1,3-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包括:
4-甲氧基-N,N′-二(4-氟苯基)-1,3-苯二甲酰胺(PN41)、
4-甲氧基-N,N′-二(4-溴苯基)-1,3-苯二甲酰胺(PN43)、
4-甲氧基-N,N′-二(4-碘苯基)-1,3-苯二甲酰胺(PN44)、
4-甲氧基-N,N′-二(4-甲基苯基)-1,3-苯二甲酰胺(PN381)、
4-甲氧基-N,N′-二(4-硝基苯基)-1,3-苯二甲酰胺(PN380)、
4-甲氧基-N,N′-二(4-丁氧基苯基)-1,3-苯二甲酰胺(PN263)、
4-甲氧基-N,N’-二(4-氨磺酰苯基)-1,3-苯二甲酰胺(PN90)、
4-甲氧基-N,N′-二(3-甲氧苯基)-1,3-苯二甲酰胺(PN251)、
4-甲氧基-N,N′-二(2,6-二氟苯基)-1,3-苯二甲酰胺(PN253)、
4-甲氧基-N,N′-二(2-溴-4-甲基苯基)-1,3-苯二甲酰胺(PN264)、
4-甲氧基-N,N′-二(3-氟-4-三氟甲基苯基)-1,3-苯二甲酰胺(PN91)、
4-甲氧基-N,N′-二(4-溴-2,3-二氯苯基)-1,3-苯二甲酰胺(PN260)、
4-甲氧基-N,N′-二(4-溴-2,6-二氟苯基)-1,3-苯二甲酰胺(PN257)、
4-甲氧基-N,N′-二(4-羟基-3,5-二氯苯基)-1,3-苯二甲酰胺(PN259)、
4-甲氧基-N,N′-二(4-甲氧基-2,4-二硝基苯基)-1,3-苯二磺酰胺(PN211)、
4-甲氧基-N,N′-二(4-甲氧基苯乙基)-1,3-苯二磺酰胺(P126)、
4-甲氧基-N,N′-二(4-丁氧基苯基)-1,3-苯二磺酰胺(PN212)、
4-甲氧基-N,N′-二(2,6-二氟苯基)-1,3-苯二磺酰胺(PN203)、
4-甲氧基-N,N′-二(2,3-二氯苯基)-1,3-苯二磺酰胺(PN204)、
4-甲氧基-N,N′-二(2,5-二氯苯基)-1,3-苯二磺酰胺(PN206)、
4-甲氧基-N,N′-二(4-氟-3-氯苯基)-1,3-苯二磺酰胺(PN208)和
4-甲氧基-N,N′-二(2,6-二氟-4-溴苯基)-1,3-苯二磺酰胺(PN207)。
一种所述4-甲氧基-N,N′-二取代苯基-1,3-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芳胺或取代芳胺溶于溶剂中,加入碱,得到溶液a;
2)将4-甲氧基-1,3-苯二甲酰氯或4-甲氧基-1,3-苯二磺酰氯溶解于溶剂中,得到溶液b;
3)将溶液b滴加入到溶液a中,室温或回流加热反应0.5-48h;
4)常压或减压蒸除溶剂,干燥后得粗品;
5)利用重结晶溶剂重结晶,制得目标产品。
所述芳胺与4-甲氧基-1,3-苯二甲酰氯的摩尔比为1∶0.1-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78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位遥测终端
- 下一篇:蓝玻璃镀膜方法及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