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既可完善饮食结构又可调理饮食性味的纯天然饮品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05365.1 申请日: 2012-04-12
公开(公告)号: CN102726799A 公开(公告)日: 2012-10-17
发明(设计)人: 丛繁滋;丛林 申请(专利权)人: 丛繁滋
主分类号: A23L2/38 分类号: A23L2/38;A23L1/29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50018 黑龙江省哈尔***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完善 饮食结构 调理 饮食 天然 饮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既可完善饮食结构又可调理饮食性味的纯天然饮品,涉及食药两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现代人重精粮、少粗粮的饮食习惯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也正由于“素蛋白”、“粗纤维”等元素摄入量过低,从而导致了“便秘”、“肥胖”、“三高”等症状的普发。 

调查显示,大中型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现患率分别高达30.0%和12.3%,儿童中的“肥胖儿”也正以每年7.8%的速度不断增加,同时,中国“三高人群”比率也在迅速上升,并明显出现年轻化、低龄化的趋势。 

“健康是可以‘喝’出来的!”在西方国家,饮用谷物蛋白饮品早已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然而,这种‘喝营养’的饮食方式,还未得到共识。为了改变人们的饮食观念,2009年5月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宣布,启动“喝营养”工程,向公众推荐“喝健康水”“喝水果”“喝粮食”等饮食方式,并计划将“喝营养”列入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中。 

“我们提出‘喝出健康来’,希望通过一种全新生活理念的推广,逐步改善国民身体素质、提高国民生命及生活质量。”国家发改委公众与营养发展中心主任于小冬表示。 

《黄帝内经》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宜,五菜为充”书中将“五谷为养”放在首位。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五谷杂粮营养全面均衡,其中含有高比例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铁,钙,硒,磷,镁和维生素E,B族和胡萝卜素等,是最天然的养生品。常吃五谷杂粮能有效预防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便秘,各种癌症。同时还可以使人耳聪目明,养心安神,益肾补脾,健脑明目,纤体美容,保持皮肤光泽,防止血管硬化,强智力,壮筋骨,祛黑斑,促便秘等等。 

借此,几年内在中华大地上,涌现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五谷杂粮磨坊,五谷杂粮养生成品,及能够即饮的五谷杂粮饮品。 

在五谷杂粮饮品: 

在制造技术方面,还存在如何简化生产工艺,增加五谷杂粮饮品的水溶性和混悬性的问题。 

在食药两用方面,人们尚没有注意到食物的性味问题。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们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李琨在《药食同源-五谷杂粮与养生》中称: 

“在饮食养生中‘食药同源’是基本的原则,即指导药物和食物运用的理论完全一致,饮食养生与中药预防治疗疾病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完全一致。在《黄帝内经太素》中写到‘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等也论述过‘以食代药’‘药补不如食补’,这些都说明食物和药物同样都有疗病作用,两者同源,,并且,《黄帝内经》中还写到药物和食物都一样,有‘寒、热、温、凉’之性和‘酸、苦、甘、辛、咸’之味”。可惜的是,现有五谷杂粮制品忽略掉了这一点。 

在《中药大辞典》中对常用的食物的性味有如下描述: 

1、大麦,【性味】:甘咸,凉。《别录》:“味咸,微寒。” 

2、小麦,【性味】:甘,凉。 

3、燕麦(雀麦),【性味】:,甘,平。 

4、莜麦(青稞),【性味】《纲目拾遗》:“味咸,性平凉。” 

5、荞麦,【性味】:甘,凉。《千金食疗》:“味酸,微寒。” 

6、大米(粳米),【性味】:《七卷食经》:“味甘,微寒。” 

7、小米(粟米),【性味】:甘咸,凉。陈粟米:苦,寒。 

8、玉米(玉蜀黍),【性味】:《医林纂要》:“甘,淡,微寒。” 

9、高粱,【性味】:《纲目》:“味甘涩,温。” 

10、薏米(薏苡仁),【性味】:《本经》:“味甘,微寒。” 

11、莲子,【性味】《本草蒙筌》:“味甘涩,气平寒。” 

12、芡实,【性味】味甘涩,平。 

13、黄大豆,【性味】《日用本草》:“味甘,温。或云,寒。” 

14、赤小豆,【性味】《食性本草》:“微寒。” 

15、黑大豆,【性味】:《医林纂要》:“甘咸苦,寒。” 

16、绿豆,【性味】:甘,凉。《开宝本草》:“甘,寒。” 

17、豇豆,【性味】:甘,平。 

18、花生(落花生),【性味】:甘,平。 

19、核桃仁(胡桃仁),【性味】:甘,温。 

20、亚麻子,【性味】:甘,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丛繁滋,未经丛繁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53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