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PS不燃保温建筑材料及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3135.1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1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洪思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世(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洪思镇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E04B1/76;E04B1/94;C04B16/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301709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ps 保温 建筑材料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尤其涉及EPS不燃保温建筑材料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材料统称为建筑材料。新型的建筑材料包括的范围很广,保温材料、隔热材料、高强度材料、等都属于新型材料。
建筑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石膏板、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与发泡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与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等密封等。
现有的建筑材料中,建筑物为隔热与防火的,往往将石膏板、复合板或发泡材料使用建筑物的内外墙、非承重墙隔断、顶棚。
但是,采用上述材料施工的墙体及顶棚均存在承重的问题,混凝土墙体可防止火焰,但不增加保温材料的墙体都无法隔热,并且一部分水泥浇灌存在强度及密度的不均匀地面不安定很难达到隔热缺点。
发泡材料使用在墙体前有吸水分的特点存在保管及施工的难度。
另外还有各种使用改善的聚苯乙烯隔热防焰的板材及使用这些材料制造的复合板可以抵御小火但对于大火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EPS不燃保温建筑材料及制造方法,制作出的EPS不燃保温建筑材料在火焰中依旧稳定,在潮湿的环境下也不吸收水分,并且在符合绝热材料要求的同时既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出还可以通过使用绝热材料节约能源消耗防止大气污染与环境污染。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EPS不燃保温建筑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水溶性偶联剂、表面活性剂、流动活剂、增强剂、阻燃剂及防水剂充分混合后形成调节剂混合物;
将水泥、沙子及水充分混合形成水泥混合物;
将所述调节剂混合物与所述水泥混合物充分混合形成非液体水泥混合物;
将所述非液体水泥混合物与EPS发泡聚苯乙烯充分混合后形成非液体水泥的凝胶状态的混合物;
将所述非液体水泥的凝胶状态的混合物投入模具通过振动压力使其压缩定型形成EPS不燃保温建筑材料;
所述调节剂混合物包括:
所述水溶性偶联剂按照所述发泡聚苯乙烯重量的5%、所述表面活性剂按照所述水重量的2%、流动活剂按照所述水重量的0.5%、增强剂按照所述水泥重量的3%、阻燃剂按照所述水重量的2%与防水剂按照所述水重量的3%充分混合;
所述充分混合后形成调节剂混合物包括:使用杆式搅拌机搅拌5分钟使其充分混合;
所述EPS发泡聚苯乙烯为聚苯乙烯颗粒发泡制成的多孔性粒子;
所述水泥混合物与EPS发泡聚苯乙烯的体积比例范围为1∶0.1至1∶7;
当所述水泥混合物与EPS发泡聚苯乙烯的体积比例范围为1∶2.5至1∶7时,将所述EPS不燃保温建筑材料浇灌到成型框中采用压缩或加压手段进行养护;
所述水溶性偶联剂为OCH3甲氧基与-OCH2CH3乙氧基制成;
所述水泥混合物包括:所述将水泥、沙子及水按照3∶2∶1的比例充分混合形成所述水泥混合物。
EPS不燃保温建筑材料,该材料包括:
水泥混合物、调节剂混合物与EPS发泡聚苯乙烯;
所述EPS发泡聚苯乙烯为聚苯乙烯颗粒发泡制成的多孔性粒子;
所述EPS发泡聚苯乙烯中均匀填满水泥混合物与调节剂混合物,并且所述EPS发泡聚苯乙烯均匀分布在所述水泥混合物与所述调节剂混合物中;
所述调节剂混合物包括:
使用杆式搅拌机将水溶性偶联剂按照所述发泡聚苯乙烯重量的5%、表面活性剂按照水重量的2%、流动活剂按照所述水重量的0.5%、增强剂按照水泥重量的3%、所述阻燃剂按照所述水重量的2%与防水剂按照所述水重量的3%搅拌5分钟使其充分混合形成所述调节剂混合物;
所述水泥混合物包括:
水泥、沙子及水按照3∶2∶1的比例充分混合形成水泥混合物;
所述水泥混合物与EPS发泡聚苯乙烯的体积比例范围为1∶0.1至1∶7。
当所述水泥混合物与EPS发泡聚苯乙烯的体积比例范围为1∶2.5至1∶7时,将所述EPS不燃保温建筑材料浇灌到成型框中采用压缩或加压手段进行养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世(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洪思镇,未经韩世(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洪思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31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吹熔池熔炼电炉贫化炉渣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风洞导流叶片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