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桂热1号红茶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8417.7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3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焱;梁光志;马仙花;唐君海;冯红钰;周宁;唐利球;韦持章;韦雪英;罗莲凤;覃杰凤;莫小燕;蓝庆江;殷富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杨立华 |
地址: | 532415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茶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茶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桂热1号红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桂热1号是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选育的茶树新品种,2006年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总站品种登记(新品种登记号:(桂)登(茶)2006009号)。桂热1号比国家级优良品种云南大叶种增产57.1%,该品种丰产性能好、适应性强、适制性广,宜在广西、广东、四川等红、绿茶产区推广种植,它具有发芽早、育芽能力强、芽头肥壮、氨基酸含量高等特点。然而,目前尚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桂热1号红茶加工工艺,以致于如此优良的茶树品种桂热1号红茶不能及时广泛地推向市场,为社会提供名优红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简单完善的桂热1号红茶加工工艺,实现桂热1号红茶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以满足广大茶叶爱好者对品质优良茶叶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桂热1号红茶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采收 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桂热1号茶树鲜叶为原料;
(2)萎凋失水 将步骤(1)的鲜叶原料均匀摊放在簸箕上,然后置于温度22℃、相对湿度75%条件下室内萎凋失水,期间不可用手翻动;
(3)揉捻 将步骤(2)所得的桂热1号萎凋失水原料放入揉捻机内揉捻,揉捻时间为80~100分钟,至茶汁充分揉出附于叶表,揉捻叶表面泛起红色,茶条稍有粘性;
(4)解块
(5)发酵 控制发酵叶温保持在36℃;
(6)颗粒状做型 将步骤(5)发酵好的桂热1号原料放入烘干机内进行烘焙,烘焙的温度在60~80℃,达到做型所需的水分,按照乌龙茶做型的方法制作;
(7)提香 待颗粒状桂热1号茶叶定型好后,再用茶叶提香机于90~100℃提香茶叶,桂热1号红茶含水量控制在6±0.5%,即得。
步骤(6)的烘焙达到做型所需的水分是手捏茶叶没有水分渗出,茶叶柔软度好。
步骤(6)颗粒状做型反复多次,最后一次定型30分钟。
颗粒状做型直至茶叶成颗粒状,条索紧结卷曲、外形统一、规格一致。
上述桂热1号红茶加工工艺,还包括以下步骤:(8)包装、入库。
针对桂热1号的特点,发明人提出了一套完善的桂热1号红茶加工工艺,包括原料采收、萎凋失水、揉捻、解块、发酵、颗粒状做型、提香等,其中三道关键步骤保证桂热1号红茶的优良品质:
<1>原料采收中鲜叶原料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基础,收购鲜叶时严格按照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标准收购;
<2>发酵是红茶加工的独特阶段,它使茶叶中多酚类物质充分氧化,形成红茶色香味的品质特征,温度对发酵影响很大,本发明控制发酵叶温保持在36℃,如叶温过高多酚类氧化过于剧烈将影响桂热1号红茶的色香味,叶温过低则发酵缓慢难以保证品质;
<3>颗粒状做型是形成桂热1号红茶外观形状的关键工序,烘焙温度须严格控制在60~80℃,最后一次定型严格控制在30分钟。
应用本发明加工出的桂热1号红茶外形紧结呈球形、乌润有光泽、内质嫩香浓郁、汤色红浓明艳、滋味醇厚、叶底柔嫩匀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桂热1号红茶加工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桂热1号红茶加工工艺。
实施例1
(1)原料采收 采摘一芽一叶桂热1号茶树鲜叶为原料;
(2)萎凋失水 将步骤(1)的鲜叶原料均匀摊放在簸箕上,然后置于温度22℃、相对湿度75%条件下室内萎凋失水,期间不可用手翻动;
(3)揉捻 将步骤(2)所得的桂热1号萎凋失水原料放入揉捻机内揉捻,揉捻时间为90分钟,至茶汁充分揉出附于叶表,揉捻叶表面泛起红色,茶条稍有粘性;
(4)解块 将步骤(3)处理后的原料取出解块;
(5)发酵 控制发酵叶温保持在36℃;
(6)颗粒状做型 将步骤(5)发酵好的桂热1号原料放入烘干机内进行烘焙,烘焙的温度在60~80℃,达到做型所需的水分(判断标准是手捏茶叶没有水分渗出,茶叶柔软度好),按照乌龙茶做型的方法制作,使用福建安溪永兴茶叶机械厂的乌龙茶整形机操作,压缩颗粒做型过程中要求反复多次,直至茶叶成颗粒状,最后一次定型30分钟,定型好后方可提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未经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84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抑制肿瘤转移的siRNA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