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离费托蜡中催化剂的设备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98098.X | 申请日: | 2012-04-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1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 发明(设计)人: | 姜元博;石玉林;林铁军;李克健;王洪学;李永伦;高山松;邹云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J38/56 | 分类号: | B01J38/56;B01J3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丙林;余刚 |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费托蜡中 催化剂 设备 方法 | ||
1.一种分离费托蜡中催化剂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凝管(1);
滤杯(2),设有位于上部的第一入口和位于下部的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冷凝管(1)密封连接;
砂芯漏斗(7),设有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内部设有砂芯片(9),所述砂芯片(9)将所述砂芯漏斗(7)的内部空间分为漏斗上腔和漏斗下腔,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漏斗上腔相通,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漏斗下腔相通,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第一出口密封连接;
烧瓶(17),设有第三入口和第三出口,所述第三入口与所述第二出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三入口与所述第二出口的流路上设置有开关阀门(14),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冷凝管(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芯漏斗(7)的外围设置有温度可调节的加热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芯漏斗(7)中还设有滤膜(19),所述滤膜(19)设置在所述砂芯漏斗(7)的内部,位于所述砂芯片(9)和所述第二入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芯漏斗(7)上设有抽滤口(10),所述抽滤口(10)位于所述砂芯片(9)和所述第二出口之间;所述分离费托蜡中催化剂的设备还包括抽滤装置,所述抽滤装置与所述抽滤口(10)相连,所述抽滤装置与所述抽滤口(10)的连接流路上设置有抽气阀门,所述抽滤装置和所述抽气阀门同时开启和闭合,所述抽滤装置和所述开关阀门(14)不同时开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设有充气管(21),所述充气管(21)延伸至所述砂芯漏斗(7)的内部并位于所述砂芯片(9)和所述第二入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分液漏斗(12),所述分液漏斗(12)设置在所述砂芯漏斗(7)和烧瓶(17)之间,分液漏斗壁(12)上设有第四入口和第四出口,所述第四入口与所述第二出口密封连接,所述第四出口和所述第三入口密封连接,所述开关阀门(14)设置在所述第四出口和所述第三入口之间的连接流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杯(2)的第一出口具有向滤杯(2)外延伸的边壁,所述边壁的外表面上具有第一磨砂部(6);所述砂芯漏斗(7)的第二入口具有朝向所述砂芯片(9)向内延伸的边壁,所述边壁的内表面上具有第二磨砂部(8),所述第一出口的边壁插入到所述第二入口的边壁中,所述第一磨砂部(6)和所述第二磨砂部(8)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的边壁沿所述第二入口的边壁延伸至所述漏斗上腔内,并将所述滤膜(19)压制在所述砂芯片(9)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杯(2)的过滤装置将所述滤杯(2)的内部空间分为滤杯上腔和滤杯下腔,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滤杯上腔相通,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滤杯下腔相通,所述过滤装置为多孔玻璃片(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玻璃片(5)与所述滤膜(19)之间设有目数为20~200目的金属丝网。
11.一种分离费托蜡中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萃取剂浸提待分离费托蜡,形成浸提液;
2)利用具有砂芯片的砂芯漏斗分离所述浸提液中的催化剂,
3)回收所述催化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所述步骤2)同步进行,在所述步骤1)中连续加入萃取剂,所形成的浸提液直接进行所述步骤2);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浸提液分离出催化剂后形成中间液体,将所述中间液体进一步经加热分离出萃取剂,所述萃取液回流至步骤1)中重复使用;重复所述步骤1)和所述步骤2)至所述浸提液澄清透明为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步骤2)的过程中使所述砂芯漏斗的所述漏斗上腔中压力大于所述漏斗下腔中压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步骤1)和所述步骤2)中所述浸提液中充入非氧化性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未经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809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