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南极假单胞菌生防菌株及其生防制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7015.5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1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何培青;林学政;黄晓航;沈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2;A01P3/00;C12R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南极 假单胞菌生防 菌株 及其 制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是生物农药技术,更详细地讲是用生物技术防止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从南极海泥或海冰微生物中获取的南极假单胞菌生防菌株及其生防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传统的化学农药存在安全性低、残留量大,毒素难以降解等问题,不合理的使用往往会造成了水体、土壤、大气污染和农产品中有毒物质残留,严重危及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已成为制约人类环境治理、健康生存、农业稳步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世界各国均重视开发安全性高、残留量低、无公害、生物活性高、选择性强的生物农药,以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化学农药或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由于南极的地理环境具有独特的地质及气候特征,形成低温、高盐、强辐射等自然环境,造就了极地微生物在基因组成、酶学特性以及代谢调控等方面独特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与生理生化特性,是世界上结构新颖、功能独特的化学物质的发源地。近几年我国学者从极地海洋环境,筛选获得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抑制作用,或者对害虫具有较强触杀和胃毒作用的微生物,说明极地微生物在生物农药应用上具有极大的潜力。因此从极地微生物中发现不同种类的菌株应用于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对极地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假单胞菌能产生多种抗生素和其它化学物质,能改善植物营养,促进植物生长,且能降解土壤中的有毒物质,对植物促生长和防病作用显著,部分假单胞菌株还具有杀虫功能。从海冰或海泥中获取假单胞菌菌株是生物农药技术的重大突破,也是研发和利用南极海冰资源的迫切需要。因此,从南极海冰或海泥中,获取假单胞菌菌株、进一步开发假单胞菌系列生物农药产品,是目前人类整治生存环境、防止农作物污染,确保食品安全的迫切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消除上述缺点,具有方法简单、结构新颖、活性独特、性能稳定、功能奇特、成本低廉、杀菌率高、农用药效价值大,可促进生物生长、降解有毒物质等特点的南极假单胞菌生防菌株及其生防制剂的制备方法。尤其是采用液体深层发酵等科学的试验手段,首创性的从海冰或海泥中获得微生物-假单胞菌菌株,进而研发出其保存和制备方法,开创了假单胞菌菌株农药综合利用的新方法和途径,开发了南极海泥或海冰微生物的在农业上的药用价值和用途,实现了从南极海泥或海冰中获取假单胞菌后制备生防菌株的方法,有效地预防和抑制农作物等植物病虫害和病菌的发生,同时自然资源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提高了社会和经济效益,从海泥或海冰的微生物中获得假单胞菌菌种是生物农药技术的重大突破,为开发研究以防止农作物污染、确保食品源安全为宗旨的农药产品奠定了基础, 是理想的从南极海泥或海冰中获取假单胞菌生防菌株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70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围墙
- 下一篇:一种变速箱支架转运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