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核诊断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90659.1 申请日: 2012-03-30
公开(公告)号: CN102608333A 公开(公告)日: 2012-07-25
发明(设计)人: 高福;谭曙光;范盘生;张宁;万康林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主分类号: G01N33/68 分类号: G01N33/68;C12N15/31;C12N15/63;C12N5/10;C12N1/15;C12N1/19;C12N1/21;A61K39/04;A61K48/00;A61P31/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101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结核 诊断 组合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核诊断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结核病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估计,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每年新发活动性感染病例九百多万,死亡一百万例以上。近年来,我国结核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每年新发病例超过一百万,死亡近二十万例,对我国公民健康、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危害。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被列为我国重大传染病之一。虽然通过3个“全国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我国结核病疫情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我国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130万,占全球发病人数的14%,位居全球第二位,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约450万,每年新增病例100万以上。

目前,临床诊断结核感染的方法有限。结核菌素试验(TST)是临床常用筛查结核的免疫学方法,虽然操作简单,观察结果方便,但由于其较高的假阳性,对临床结核病的诊断意义有限;细菌学是诊断结核的金标准,但培养所需时间较长,而且阳性率取决于采集标本中细菌的数量而导致阳性率低,不利于早期诊断与治疗;影像学作为辅助诊断方法,对活动性肺结核诊断有一定价值,但对肺外结核诊断存在困难,且用于结核诊断特异性较差;血清学检测如ELISA、金标等检测抗原或抗体,极难检测活性结核病,鉴于其高的假阴性和假阳性,2011年7月WHO已明确提出停止使用活性结核病血液检测方法。

结核菌感染引起的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可用于诊断结核(TB)和潜伏结核感染(LTBI),美国认为IGRA可代替结核菌素皮试(TST),英国相关指南推荐联用IGRA和TST两种测试。已研制开发成功的QuantiFERON-TB Gold test(Cellestis Limited,Carnegie,Victoria,Australia)和the T-SPOT.TB test(Oxford Immunotec Limited,Abingdon,United Kingdom),以RD1区编码的结核特异性抗原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ESAT-6)和10KD培养滤过蛋白(CFP-10)为刺激源,检测外周血中结核特异性释放γ干扰素的T淋巴细胞,特异性、灵敏度高,而且对于结核感染,尤其是自然感染和卡介苗接种等潜伏感染的诊断也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现有诊断试剂灵敏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基于ELISPOT技术的诊断试剂抗原肽库组成复杂,操作繁琐,且由于专利权的保护,使得我国引进相关产品进行临床诊断时成本极高,不适合我国特殊的流行病学背景下广泛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现有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技术的基础上,应用RD1区ESAT-6和CFP-10抗原,综合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表达的Rv3615c抗原,形成一个组合抗原多肽库,并结合ELISPOT技术对结核病例和健康志愿者体内结核特异性T细胞进行检测,从而评价该组合抗原多肽库用于结核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Rv3615c抗原具有较高的T细胞免疫原性,其反应强度与ESAT-6和CFP-10相比较水平相当。本发明在现有诊断试剂中常用抗原ESAT-6和CFP-10基础上,发现Rv3615c抗原可用于结核特异性诊断,提供了一种包括三个抗原衍生多肽库的组合物,并与这三个抗原分别组成的单抗原肽库或两抗原组合肽库在结核病例及健康志愿者中的反应情况进行比较。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结核诊断的组合物,由抗原ESAT-6衍生多肽、抗原CFP-10衍生多肽和抗原Rv3615c衍生多肽中的任意2种或3种组成;多肽的序列见表1.

所述抗原ESAT-6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所述抗原CFP-10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所述抗原Rv3615c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所述ESAT-6衍生多肽氨基酸序列选自SEQ ID NO.4-20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CFP-10衍生多肽氨基酸序列选自SEQ ID NO.21-38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Rv3615c衍生多肽氨基酸序列选自SEQ ID NO.39-57的一种或多种。

组合物中的多肽可以是上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经过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氨基酸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相同抗原性的衍生多肽或其类似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06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