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8300.0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8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云;冯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F02M35/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夏洪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发动机 歧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质量、性能、油耗、噪声等要求越来越高。在发动机进气系统中,进气歧管的结构对发动机的性能和燃烧经济性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现有的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参见图3)包括谐振腔2和连接在谐振腔下部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缸气道(3、4、5、6),受整车机舱包络限制,这种进气歧管多采用侧面进气方式,即节气门体法兰面直接布置在谐振腔的侧面,从谐振腔的侧面直接进气。该种结构的进气歧管在工作时,空气流经四个气道的行程相差较大,相应的进气噪音较大,分配到发动机各缸的进气量差异较大,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扭矩等性能不稳定,燃烧经济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以减小空气流经四个气道的行程差距,使从进气歧管进气口吸入的空气能够更加均匀地分配到发动机各气缸。
本发明所述的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包括谐振腔和连接在谐振腔下部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缸气道,所述谐振腔左右对称,其顶部中心连接有弯管,弯管的进气口延伸至谐振腔顶部上方一侧,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缸气道长度相等且均匀分布在谐振腔下部。
谐振腔的顶部中心连接有弯管,使得谐振腔的进气口位于谐振腔的顶部中心位置处。
本发明中进气歧管的谐振腔采用左右对称结构,谐振腔的进气口位于谐振腔的顶部中心位置处,而进气歧管四个气道长度相等且均匀分布,从而使得空气流经四个气道的行程差距较现有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小,与现有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相比,从进气歧管进气口吸入的空气能够更加均匀地分配到发动机各气缸。气体填充满谐振腔后,经四个等长的气道均匀分配到各气缸内进行燃烧,增大了空气进入谐振腔的扩张腔比(即空气进入谐振腔的扩张截面积与弯管管径之比),从而有效地降低了进气噪音,稳定了发动机输出功率、扭矩等性能,提高了发动机的燃烧经济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空气流经该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包括左右对称的谐振腔2、连接在谐振腔2顶部中心的弯管1、连接在谐振腔2下部的第一缸气道3、第二缸气道4、第三缸气道5和第四缸气道6,其中,弯管1的进气口延伸至谐振腔2顶部上方一侧,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缸气道3、4、5、6长度相等且均匀分布在谐振腔2的下部。
如图2所示,从谐振腔2侧面吸入的空气经弯管1从谐振腔2的顶部中心位置处进入谐振腔2内,空气填充满谐振腔2后,再经第一缸气道3、第二缸气道4、第三缸气道5、第四缸气道6分配到发动机各缸内进行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8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