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鸡腿菇的床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8162.6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2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寒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15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鸡腿 方法 | ||
1.一种鸡腿菇的床栽方法,其特征包括:栽培床的构建,培养料、菌种的选择及处理方法,下料前畦床的调整及下料后菌丝培养方法,畦床覆土后培养出菇及中后期管理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鸡腿菇的床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床的构建方法如下:
(1)场地选择:选择通风良好和可排水之地,并建立大棚作为栽培床的保护设施;
(2)整地建畦床:将栽培场地整理干净,挖深20~25cm、宽80~100cm、长度与大棚相比配的畦床并晒15天以上,然后往畦床内及床沿四周都喷洒2~3%的生石灰稀释液进行消毒和800~900倍的敌百虫稀释液进行杀虫防蚁。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鸡腿菇的床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料、菌种的选择及处理方法如下:
(1)培养料的选择:选择按常规通过发酵制备好、色泽正常、无异味、料温降至常温的培养料备用;
(2)菌种的选择:选择按常规制备好无污染、菌丝活力强的鸡腿菇原种或栽培种作为菌种,并将菌种掰成玉米粒大小的菌块备用;
(3)培养料与菌种混合处理:根据重量比将培养料与菌种按100∶10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成混合料备用。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鸡腿菇的床栽方法,其特征在于下料前畦床的调整及下料后菌丝培养方法如下:
(1)畦床调整:顺着畦床用砖头将畦床间隔成30~40cm的若干节段;
(2)下料:把由培养料与菌种混合起来而成的混合料分别施铺于已经间隔好的畦床各节段内,铺料厚度约12~15cm;
(3)菌丝培养:下完料后平整料面,稍加压实,盖上深色的塑料薄膜,并将塑料薄膜扎透若干个小孔增加通气来促菌丝早发,菌丝培养期间将栽培场地的空间环境调控为温度是20~25℃、空气相对湿度是80%左右。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鸡腿菇的床栽方法,其特征在于畦床覆土后培养出菇及中后期管理方法如下:
(1)覆土:畦床各节段内的混合料长满菌丝后,把覆盖的深色塑料薄膜掀开并将用来间隔畦床的砖头挖出来,空出来的地方用湿度为55~60%泥土填上,然后将整个畦床面覆盖厚约2~3cm的土层,同时往覆盖的土层喷水至其湿透;
(2)出菇管理:当畦床泥土层面上出现大量的菌丝时,将栽培环境的温度调整为18~25℃、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加强通风,避免强光直射,幼菇现蕾时不要喷水,菇蕾出土后以通风增湿为主;畦床泥土层面上的鸡腿菇子实体长至7~8成熟时就及时采收,一般掌握在菇体结实不中空,菌盖上有少量的鳞片时采收质量最佳:采收过晚,开伞自溶,流出黑色的孢子液,完全丧失了商品价值;
(3)中后期管理方法:鸡腿菇子实体采收后立即清理床面,经过4~6天,畦床内菌丝开始恢复萌发,这时将畦床所覆盖的土层用水淋至湿透,然后再管理至出菇,方法同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寒,未经何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81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