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电池用共掺杂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7303.2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4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袁玉珍;王辉;吴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08 | 分类号: | C23C14/08;C23C14/34;H01L3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电池 掺杂 氧化锌 透明 导电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太阳电池用共掺杂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使用高真空多靶位磁控溅射系统,用室温循环水对其冷却降温,用99.999%高纯氩气作为溅射气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基片使用无水乙醇擦拭后,置于丙酮溶液内利用超声波清洗;
b)使用无水乙醇浸泡后使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
c)将基片高温烘干,放入溅射室;所用靶材由ZnO、Al2O3和ZrO2混合烧结而成,ZnO、Al2O3和ZrO2的纯度均为99.99%,其中ZnO、Al2O3与ZrO2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4%:1%:5%;
d)调整靶材与基片,使之平行放置,两者之间距离在40mm~80mm;溅射功率为140~160W;溅射压强在2~3Pa;流量15~25 cm3/min;真空度为2.6~3×10-4Pa;溅射时间为30~6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用共掺杂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基片为25mm×50mm×1mm的载玻片,丙酮溶液为60℃,清洗时间为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电池用共掺杂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无水乙醇浸泡时间为2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太阳电池用共掺杂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基片烘干温度为150℃并保温6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电池用共掺杂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d)中,靶材与基片间距为50mm;溅射功率为150W;溅射压强在2.5Pa;流量20cm3/min;真空度为2.8×10-4Pa;溅射时间为4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73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向驱动的滑板
- 下一篇:一种骆驼蓬脂转移蛋白基因及重组表达和应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