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重机及其附加车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4844.X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2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詹纯新;刘权;张建军;王启涛;刘学俭;罗贤智;王文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B60K17/28;B66C23/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及其 附加 车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起重机及其附加车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吊装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设计技术与制造技术的革新,起重机不断向着大起重量的方向发展,这就导致起重机本身的重量越来越大。而且,受道路车辆国家法规的限值,起重机的外廓尺寸、重量、轴荷均不能随心所欲地设计。
为了使起重机的外廓尺寸、重量、轴荷等既满足法规要求,同时又满足起重机在作业场地内的重载荷转移,现有技术采取在起重机的底盘的尾部安装可拆卸的附加车轴装置的手段。这种技术手段保证带载行驶时部分重量分配到附加轴上,从而降低每根车轴上的总载荷,并且因为有了合适的附加轴,起重机在工作场地内可自行转场,从而不需要添置运输附加设备或者配重的运输车辆。
但是,增加附加车轴装置的同时并未增加起重机的行驶动力,而且还由于增加整车重量使得动力不足,导致出现爬坡度小等致命缺陷,从而影响附加车轴装置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起重机及其附加车轴装置,能够使连接附加车轴装置的起重机增加行驶动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相互之间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第一车体包括起重机构和驱动第一车体的第一动力源;第二车体包括驱动第二车体的第二动力源。
其中,第二车体包括悬架、传动系统、前后设置的承载桥和驱动桥,悬架设置于承载桥和驱动桥上,传动系统连接于第二动力源和驱动桥之间,将第二动力源的动力传递至驱动桥。
其中,悬架是油气悬架,第二车体包括控制悬架升降的控制阀组。
其中,第二车体包括分别连接第二动力源和驱动桥的控制器,控制第二动力源的动力和驱动桥的转向。
其中,第二车体的长度小于第一车体的长度,并且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车体的尾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起重机的附加车轴装置,包括动力源、悬架、传动系统、前后设置的承载桥和驱动桥;
悬架设置于承载桥和驱动桥上,传动系统连接于动力源和驱动桥之间,将动力源的动力传递至驱动桥。
其中,悬架是油气悬架,装置包括控制悬架升降的控制阀组。
其中,装置包括分别连接动力源和驱动桥的控制器,控制动力源的动力和驱动桥的转向。
其中,装置包括设置并连接于驱动桥的制动机构,还包括连接动力源、制动机构和驱动桥的控制器,分别控制动力源的动力、制动机构的制动以及驱动桥的转向。
其中,驱动桥的数量为两个或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起重机及其附加车轴装置,包括具有动力源的第一车体,通过增设可以与第一车体进行连接以及拆卸的第二车体,该第二车体也设计为具有动力源,能够增加起重机的行驶动力,其附加轴具有自行驶能力,能进行车身姿态的调整,并且方便与起重机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起重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起重机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起重机的附加车轴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起重机工作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起重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第一车体11和第二车体12。
第一车体11和第二车体12相互之间可通过连接与拆卸来实现第一车体11和第二车体12的组合以及分离。
第一车体11包括起重机构110和第一动力源111,第一动力源111驱动第一车体11行驶。
第二车体102包括悬架121、传动系统122、承载桥123、驱动桥124以及第二动力源120。
第二动力源120驱动第二车体12行驶。该第二动力源120可为内燃机或电动机,而内燃机可以是汽油机或柴油机。汽油机高效,柴油机节能,而电动机环保。因此,对于第二动力源120的选择,视具体需求而决定,此处不作过多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48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小型微创高温蠕变疲劳试验机及其应用
- 下一篇:深部围岩锚固性能多功能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