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4'-二硝基二苯醚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084016.6 | 申请日: | 2012-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7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飞;潘卫春;吴义彪;陈忠平;李冬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伦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05/38 | 分类号: | C07C205/38;C07C201/12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魏树巍 |
| 地址: | 22526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基 二苯醚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4,4'-二硝基二苯醚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4,4′-二硝基二苯醚(4,4′- Dinitrodiphenyl ether)简称DNDPE,是一种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其还原产物4,4′-二氨基二苯醚是合成聚酰亚胺、聚马来酰亚胺等耐热性塑料的主要单体,其中聚酰亚胺(Polyimide,PI)具有耐高温、抗辐射及机械强度高等优点,用于薄膜、涂料、纤维、泡沫塑料以及光刻胶等方面,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原子能、电子电器工业等领域。DNDPE还用于合成环氧树脂的固化剂、染料的中间体和香料的合成原料等。随着各产业对树脂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国内外市场对DNDPE需求量和产量在逐年增加,其工艺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对合成DNDPE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DNDPE合成方法有以下3种:1)二苯醚硝化法;2)对二硝基苯法;3)对硝基氯苯与对硝基苯酚或酚盐缩合法。
二苯醚硝化法:专利US3417146中以氢氟酸作催化剂,用硝酸硝化二苯醚,体系温度在0-10℃。31min后,产品用苯提取回收,再用水和碱洗。通过检测发现晶体中含45%二硝基二苯醚,其中4,4′-二硝基二苯醚只占50%。该方法副产物较多,收率低,而且使用氢氟酸作反应物和催化剂,腐蚀性强,给工业化生产带来了不便,对环境污染大。
对二硝基苯法:专利EP 0495425中以DMSO(二甲基亚砜)作溶剂,将对二硝基苯和碳酸钾在100℃下加热约5.8h,冷却,水洗,得DNDPE收率为88%。该方法工艺简单,收率较高,但对二硝基苯易挥发,且有剧毒,对环境有危害。
对硝基氯苯与对硝基苯酚或酚盐缩合法:对硝基氯苯与对硝基苯酚或酚盐缩合法是生产DNDPE的传统工艺,利用对硝基苯酚作原料时,需要在氢氧化钠(钾)或氯化钠(钾)存在下才能与对硝基氯苯缩合,而用对硝基酚盐则可直接缩合。
刘元声等以硝基苯作溶剂,将对硝基氯苯、对硝基苯酚、碳酸钾和氯化钾于200-220℃下反应15-25h, DNDPE的最佳收率为95%。该研究用硝基苯作溶剂,虽然DNDPE收率高,但对硝基苯酚和硝基苯毒性强,而且遇高热存在爆炸的危险。
以上三种方法分别存在收率低、原料易挥发且有剧毒、反应温度高及操作不安全等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污染、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收率高的4,4′-二硝基二苯醚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对硝基氯苯、无水碳酸碱金属盐、亚硝酸碱金属盐加入到有机溶剂中,70-160 oC温度下搅拌,反应4-10 h后,将反应产物进行过滤操作,将盐类除去,减压蒸馏,从反应产物中除去有机溶剂,有机溶剂可回收循环使用,残渣用85-100℃的热水冲洗1-5次,并趁热过滤,将得到的黄色结晶烘干,得到DNDPE产品,其中原料的摩尔比为:
对硝基氯苯:无水碳酸碱金属盐 = 1:0.5-1;对硝基氯苯:亚硝酸碱金属盐 = 1:0.3-1;对硝基氯苯:有机溶剂 = 1:1-3;
如上所述的无水碳酸碱金属盐为无水碳酸钠或无水碳酸钾。
如上所述的亚硝酸碱金属盐为亚硝酸钠或亚硝酸钾。
如上所述的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或N-甲基吡咯烷酮(NMP)。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向装有回流冷凝管、电动搅拌器和温度计的500 mL三口烧瓶中,加入79 g(0.5 mol)的对硝基氯苯、26.5 g(0.25 mol)无水碳酸钠、10.4 g(0.15 mol)亚硝酸钠和36.5 g(0.5 mol) DMF,搅拌,加热至70 oC温度下反应4 h后,停止加热、搅拌,进行过滤操作,除去钠盐;减压蒸馏,从反应产物中除去有机溶剂DMF;残渣用500 mL、85℃的热水冲洗1次,并趁热过滤,将得到的黄色结晶烘干,得到DNDPE产品,收率为48%,产品纯度75%。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伦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伦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40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