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辊道与轧机之间的速度自适应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3526.1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7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奉贤;毛玉生;刘联军;王敏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之间 速度 自适应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小传动设备之间速度力矩的匹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辊道与轧机之间的速度自适应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热轧、冷轧、高线等冶金生产自动化控制中,机前辊道、夹送辊、中间辊道都是作为轧机前重要的传输设备,因轧机咬入中间坯时,速度前滑量计算不准确,轧机前辊道与轧机速度力矩不匹配,导致辊道被动过负荷跳车。
目前,对于机前小传动设备的速度控制,通常采用“机前小传动设备速度给定=大传动(轧机)速度给定×(1+前滑量补偿)”的控制方式。在此控制方式下,一旦前滑量补偿计算不准确(实际应用中,对于轧机咬入前滑量补偿很难计算准确),将造成大传动与小传动之间速度控制不匹配,速度不匹配造成辊道输出力矩超限,从而辊道被动过载跳闸。
申请号:03118377.8“可实现铣刨机排料速度自适应控制的方法及装置”,提出了一种可实现铣刨机排料速度自适应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在铣刨机机架上设置可探测铣刨刀头周围的堆料高度之物料高度控制器,通过该控制器所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控制机构,由控制机构给控制排料和送料机构动作的控制阀发出信号,以控制两机构的运转速度。
申请号:200510060753.2电动代步车转弯速度自适应控制装置,提出了一种电动代步车转弯速度自适应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微处理器、转弯角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调速器,转弯角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安装在代步车的机体上,转弯角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的输出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调速器,微处理器包括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转弯角度传感器的信号;转弯判断模块,用于将所采集的转弯信号与基准转弯信号值比较,如果大于基准转弯信号值,判定代步车进入转弯状态;速度采集模块,用于代步车进入转弯状态后,采集当前的速度传感器的信号为转弯前速度;速度调整模块,用于在转弯前速度大于安全速度限值时,向调速器发出调整到安全速度值的信号。
申请号:200810023981.6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冷给料速度自适应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冷给料速度自适应控制系统。该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冷给料速度自适应控制系统包括有安装在搅拌设备料仓处用来获得料位高度信号的料位器,料位器的信号输出部分与一个变送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变送器的信号输出端将料位高度信号送至一个工业控制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将控制指令信号送至一个变频器的模拟电流频率指令输入端,变频器连接在冷给料电机的转速控制电路中。
申请号:201010586551.2单稳态永磁机构单线圈合分闸速度自适应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单稳态永磁机构单线圈合分闸速度自适应控制方法,电源转换模块将输入的交流或直流,转化为直流12V,提供系统电源,电容器充放电管理模块根据处理器的指令,对励磁电容电压进行控制,永磁驱动电路模块根据处理器的分合闸指令,驱动线圈执行相应的动作,开关状态监测模块判断开关的状态和位置,提供动作反馈及报警,温度监测模块检测当前的环境温度,为处理器提供决策依据,通信接口模块用于接收外部指令或发送本体数据,AVR单片机模块根据外部指令或当前故障状态,综合各种判据,给出正确的动作指令。
以上四项申请提出的速度自适应控制方法都不能有效解决辊道被动过载跳闸方法的相关专利。但对于这类跳闸,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在设计时就提高机前辊道传动设备能力;二是当中间坯进入轧机后,切机前辊道传动设备使能,使机前辊道等设备呈自由辊运行方式。以上两种控制方法都可以避免机前传动设备被动过载跳闸,但采用的一种方案必将加大设备上的投资,同时在机前辊道设备运行时,能耗大、功率因素低;采用第二种控制方法时一旦机械传动不灵活时,高温运行的中间坯必将将热量传导至机前传动设备轴承等固定部位,并与传输辊之间产生摩擦,在损坏机械设备的同时造成中间坯有划伤,影响最终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辊道与轧机之间的速度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对传动设备进行力矩采样,对采样力矩进行比例积分运算,从而给辊道一个适当的速度补偿值。这个补偿值加上轧机速度基准作为辊道的速度给定,最终实现辊道的速度自适应。有效地解决辊道被动过负荷跳闸给设备及产品质量带来的缺陷问题。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辊道与轧机之间的速度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35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