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氨基化二氧化硅纳米颗粒-CD/TK融合基因复合物的肝癌自杀基因治疗药物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3075.1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7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曾桥;薛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桥;薛志刚 |
主分类号: | A61K48/00 | 分类号: | A61K48/00;A61K47/48;A61P1/1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氨基化 二氧化硅 纳米 颗粒 cd tk 融合 基因 复合物 肝癌 自杀 基因治疗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临床上肿瘤治疗,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氨基化二氧化硅纳米颗粒-CD/TK融合基因复合物的肝癌自杀基因治疗药物。
背景技术
目前,肝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及介入治疗,其中手术是首选的方法,但通常需要多种疗法联合运用,但这些方法均有其局限性,如不彻底性,创伤大,严重的副作用及后遗症等。基因治疗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不同于传统疗法的治疗手段,是指通过某种载体将外源遗传物质(DNA)导入病人体细胞并有效表达,或体外修饰肿瘤细胞或免疫效应细胞并回输这些细胞,从而取代突变基因,补充缺失基因,关闭异常基因,替代有缺陷基因或与之共存,产生正常基因产物,纠正某些基因表达调控,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肿瘤基因治疗领域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许多进展,如采用自杀基因治疗等。自杀基因治疗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某些细菌或病毒基因(目的基因)与载体相结合,并导人肿瘤细胞中,在一定条件下目的基因持续高效表达.使本无毒性的药物前体转变为细胞毒性药物,从而杀伤肿瘤细胞,所以又称为“病毒导向酶解药物前体疗法”。这些目的基因称为自杀基因。自杀基因治疗系统的种类主要包括单纯疱疹病毒I型胸苷激酶/丙氧鸟苷(HSV1-TK/GCV)系统、带状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激酶,阿糖甲氧基嘌呤(VZV-TK/Ara-M)系统、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D/5-FC)系统、硝基还原酶,CB1954(NTR/CB1954)系统、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6-巯基黄嘌呤(GPT/6-TX)系统、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氟达拉滨系统等。其中HSV1-TK/GCV系统和CD/5-FC系统在肝癌自杀基因治疗中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研究最为深入。HSVI-TK/GCV系统:I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virus,HSV)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基因能特异性地将核苷类似物丙氧鸟苷(GCV)单磷酸化.进而在肿瘤细胞内代谢成三磷酸GCV。三磷酸GCV是细胞DNA聚合酶的抑制子和DNA合成的终结子,可杀死分裂的肿瘤细胞。此外HSV1-TK/GCV系统还可通过旁观者效应及诱导机体免疫反应,使肝癌组织周围CD4+和CD8+T淋巴细胞大量浸润,从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田。CD/5-FC系统: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EC-CD)基因能在细胞内将无毒性抗真菌药物5一氟胞嘧啶(5-FC)代谢成毒性产物5-氟尿嘧啶(5-PU),5-PU再经细胞内酶作用生成氟尿嘧啶三磷酸盐(5-FTMP)和氟脱氧尿嘧啶单磷酸盐(5-FdUMP),二者可抑制胸苷酸合成酶,阻抑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引起细胞死亡。CD/5-FC系统对肝癌的抑制效应已有相关研究证实。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ect)是指在肿瘤自杀基因治疗过程中.不仅使已转染自杀基因的肿瘤细胞受到杀伤,还可使邻近的未转染自杀基因的肿瘤细胞也被杀伤。旁观者效应弥补了目的基因转染效率不高的缺点,明显增强了抗肿瘤效果。本项目采用联合的CD-TK系统,大大提高了肝癌自杀基因治疗效果。
在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当中,发现在用病毒载体进行的基因治疗病例中表现的一系列不安全问题,这需要人们寻找新的载体,该载体不但能提高对细胞的转染效率而且对机体无毒。在医学领域中,纳米材料已经得到成功的应用,最引人注目的是作为药物载体,目前研究的热点和已有较好基础及做出实质性成果的是药物纳米载体和纳米颗粒基因转移技术。这种技术是以纳米颗粒作为药物和基因转移载体,将药物、DNA和RNA等基因治疗分子包裹在纳米颗粒之中或吸附在其表面,同时也在颗粒表面耦联特异性的靶向分子,如特异性配体、单克隆抗体等,通过靶向分子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在细胞摄取作用下进入细胞内,实现安全有效的靶向性药物和基因治疗。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具有一些显著的优点:纳米颗粒能包裹、浓缩、保护核苷酸,使其免遭核酸酶的降解;比表面积大,具有生物亲和性,易于在其表面耦联特异性的靶向分子,实现基因治疗的特异性;在循环系统中的循环时间较普通颗粒明显延长,在一定时间内不会象普通颗粒那样迅速地被吞噬细胞清除;让核苷酸缓慢释放,有效地延长作用时间,并维持有效的产物浓度,提高转染效率和转染产物的生物利用度;代谢产物少,副作用小,无免疫排斥反应等。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氨基化二氧化硅纳米颗粒-CD/TK融合基因复合物的肝癌自杀基因治疗药物的制备方法,以用于肝癌基因治疗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一下方法及步骤实现:
一种基于氨基化二氧化硅纳米颗粒-CD/TK融合基因复合物的肝癌自杀基因治疗药物,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桥;薛志刚,未经曾桥;薛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30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蛋鸡饲料的配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环保水质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