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切割金属的金刚石锯片刀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2883.6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2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莫睿;谢志刚;罗文来;王智慧;张延军;冯跃;李运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桂林特邦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61/00 | 分类号: | B23D61/00;C22C1/10;C22C9/00;C22C38/16;C22C27/04;C22C30/04;C22C30/02;B22F1/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唐智芳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切割 金属 金刚石 刀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刚石锯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切割金属的金刚石锯片刀头。
背景技术
建筑用金刚石锯片是使用金属粉末作为胎体,内含一定浓度的金刚石颗粒作为切削刃,对加工对象进行切削、打磨等加工的片状圆锯片,被广泛用于地质、水利、能源、建筑、交通等行业和部门。通常情况下,其工作对象为混凝土、花岗岩、大理石、瓷砖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如公开号为CN1357424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适合切割花岗岩的复合基金刚石圆锯片刀头,包括复合基胎体配方、金刚石配比和刀头结构,其中,复合基胎体配方主要包括(重量比):锡青铜663,43~50%;镍Ni,7~15%;钴Co,5~15%;铁Fe,5~18%;碳化钨WC,W,10~16%;钛Ti,2~8%;金刚石配比主要包括(重量比):总量,105~130g;目数40/50、强度≥12Kg的金刚石,75~95g;目数35/40、强度≥13Kg,10~20g;目数50/60、强度≥10Kg,10~25g;目数60/70、强度≥8Kg,0~12g。
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建筑中金属构件,尤其是钢材含量增加,原来的配方制作的锯片在切削这类对象时,会因胎体发热变软,造成金刚石切削刃磨平、掉落而失效,以致效率下降至原效率的50%以下,在没有冷却条件时,甚至造成金刚石失效,无法进行下一步切削,从而导致工作时间的延长。特别是近年来高速发展的抢险救灾用器具,最注重的就是切削效率,对金刚石锯片切削金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切割金属的金刚石锯片刀头。采用该配方制作的金刚石锯片尤其适合于金属的切削,且切削效率高;所述锯片工作过程中胎体发热后仍能较好的保持切削效率。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切割金属的金刚石锯片刀头,含有金属粉末和金刚石颗粒,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金属粉末配方选自下述配方A和配方B之一:
配方A:按重量百分比计,由Co 8~25%、Fe 30~50%、Cu 30~50%和Sn 0~8%组成;
配方B:按重量百分比计,由Co 10~30%、Ni 5~20%、W 20~50%,Mn 2~10%和CuSn15 10~30%组成;
所述的金刚石颗粒配方选自下述配方C和配方D之一:
配方C:按重量百分比计,由粒度30/35的金刚石颗粒20~35%、粒度35/40的金刚石颗粒10~30%、粒度40/45的金刚石颗粒15~35%、粒度45/50的金刚石颗粒10~25%和粒度50/60的金刚石颗粒0~12%组成;
配方D:按重量百分比计,由粒度35/40的金刚石颗粒25~55%、粒度40/45的金刚石颗粒10~40%和粒度45/50的金刚石颗粒15~35%组成;
所述金属粉末的用量与金刚石颗粒用量的重量比为1∶0.01~0.04。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的金属粉末配方中,
配方A优选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由Co 12~20%、Fe 35~45%、Cu 335~45%和Sn 0~6%组成;
配方B优选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由Co 15~25%、Ni 5~13%、W 30~50%,Mn 2~7%和CuSn15 15~25%组成。
所述的金刚石颗粒配方中,
配方C优选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由粒度30/35的金刚石颗粒22~30%、粒度35/40的金刚石颗粒10~25%、粒度40/45的金刚石颗粒20~30%、粒度45/50的金刚石颗粒15~20%和粒度50/60的金刚石颗粒0~10%组成;
配方D优选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由粒度35/40的金刚石颗粒30~50%、粒度40/45的金刚石颗粒15~35%和粒度45/50的金刚石颗粒20~35%组成。
所述的金刚石颗粒的品级为JR3或JR4。
所述金属粉末的用量与金刚石颗粒用量的重量比优选为1∶0.02~0.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桂林特邦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桂林特邦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28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时交通指示灯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有关畜牧业使用的风扇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