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哲罗鲑体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8534.7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4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卢彤岩;郭振华;赵吉伟;王荻;李绍戊;刘红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韩末洙 |
地址: | 15007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哲罗鲑 体细胞 体外 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哲罗鲑体细胞体外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哲罗鲑(Hucho taimen)为我国珍贵、冷水性鱼类之一,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地区,西至伏尔加河流域、东至伯朝拉河流域、南至黑龙江流域,北至勒拿河等流域。哲罗鲑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溪水中,冬季在较深的水体如大江干流、湖泊中越冬,春季向溪流洄游产卵。由于繁殖期过度捕捞,使哲罗鲑补充群体数量大大减少,以及人为环境污染及生存环境条件破坏等原因,使哲罗鲑的自然资源量显著下降。目前,黑龙江的哲罗鲑数量较过去显著减少,在黑龙江省的渔获物中几乎不占比重。自2005年我国哲罗鲑人工繁殖和苗种驯化成功后,该鱼因其生长速度快、易驯养、营养价值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养殖,涉及到全国20几个省市县。近些年,随着哲罗鲑养殖规模的扩大、由于种质衰退和养殖环境恶化等原因,一些冷水性鱼类的暴发性疾病频频爆发,导致我国哲罗鲑等冷水性鱼类的养殖产量锐减。目前,国内外学者虽对哲罗鲑生态习性、生长繁殖、生化和遗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其细胞培养方面的研究还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哲罗鲑体细胞体外培养方法。
本发明哲罗鲑体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断颈处死哲罗鲑;二、采集哲罗鲑鱼体组织,将组织放入含有100IU/mL青霉素和100IU/mL链霉素的D-Hanks缓冲液中浸泡20秒,再用D-Hanks缓冲液冲洗3遍,得清洗后的组织;三、原代培养组织块:将清洗后的组织剪碎至0.8~1.2mm3的块状,然后将剪碎的组织块移入细胞培养瓶中,使组织块均匀地平铺于细胞培养瓶的底部,向细胞培养瓶中加入0.5mL细胞培养液,将细胞培养瓶倒置于19℃的培养箱中,培养4小时后将细胞培养瓶翻转,并向细胞培养瓶加入8mL细胞培养液,在19℃的培养箱中继续培养至组织块长满细胞培养瓶底面积的80%;四、细胞的原代培养:取0.5mL步骤三得到的原代培养后的组织块放入5mL胰蛋白酶消化液中,在23℃下于50~100rpm的摇床上消化,每5分钟收集4mL上层消化液,移入预先加入1mL血清的离心管中,得消化液和血清混合物,共收集5次,并在每次收集后都向组织块中补加4mL胰蛋白酶消化液,然后将收集到的消化液和血清混合物于1000r/min离心5min,取沉淀A,向沉淀A中加入5mL细胞培养液,得悬浮液,调整悬浮液的细胞浓度至105个/mL,接种8mL到细胞培养瓶内,置于19℃培养箱中培养至细胞培养瓶内细胞丰度达到80%~90%;五、体细胞传代培养:然后消化细胞培养瓶内细胞,收集细胞培养瓶内混合液体于1000r/min离心5min,取沉淀B,向沉淀B中加入细胞培养液得细胞悬液,调整细胞悬液浓度至1×104~5×104个/mL,接种8mL到细胞培养瓶内,置于19℃培养箱中培养至细胞培养瓶内细胞丰度达到80%,再次传代,即完成哲罗鲑体细胞体外培养。
冷水性鱼类因其具有独特的生长环境和代谢机制,其细胞培养一直以来是国内外鱼类细胞培养的技术难点。因此,为解决我国冷水性鱼类病毒性疾病检测和疫苗制备的迫切需要,本发明建立了哲罗鲑体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对促进我国冷水性鱼类的渔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发明方法培养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本发明方法可有效地增加细胞分裂次数,使得哲罗鲑体外细胞的实际分裂次数达到30次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十一中培养鉴定的活细胞在可见光下的形态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十一中培养鉴定的活细胞PI染色后荧光下的形态图;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十一中培养鉴定的活细胞hoechst33342染色后荧光下的形态图;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十一中的死细胞在可见光下的形态图;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十一中培养鉴定的死细胞PI染色后荧光下的形态图;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十一中培养鉴定的死细胞hoechst33342染色后荧光下的形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85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