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波段高次谐波抑制微型低通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8084.1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1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戴永胜;韩群飞;束锋;戚湧;冯媛;左同生;孙宏途;汉敏;尹洪浩;李平;谢秋月;范小龙;郭风英;吴建星;韦晨君;李旭;吴迎春;陈建锋;王立杰;陈少波;徐利;周聪;张红;陈曦;於秋杉;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7/09 | 分类号: | H03H7/09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段 谐波 抑制 微型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滤波器,特别是一种P波段高次谐波抑制微型低通滤波器。
背景技术
随着微波毫米波通信、雷达等系统的发展,尤其是移动手持式无线通信终端、单兵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军用与民用多模多路通信系统终端、机载、弹载、宇航通信系统中微波毫米波通信模块的不断小型化,带通滤波器作为相应波段接收和发射支路中的关键电子部件,低损耗的P波段高次谐波抑制微型低通滤波器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描述这种部件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有:通带截止频率、阻带频率范围、通带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通带插入损耗、阻带衰减、插入相移和时延频率特性、温度稳定性、体积、重量、可靠性等。用常规方法设计的滤波器,如发夹型滤波器结构、谐振腔滤波器结构和同轴线滤波器结构等均存在体积和插入损耗较大的缺点,对于要求苛刻的应用场合往往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温度性能稳定好、电性能优异、批量电性能一致性好、成本低的P波段高次谐波抑制微型低通滤波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波段高次谐波抑制微型低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端口、输入电感、第一接地电容、第一级串联电感、第二接地电容、第二级串联电感、第三接地电容、第三级串联电感、第四接地电容、第一级零点电容、第二级零点电容、输出电感、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出端口和接地端;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端口一端接输入信号,另一端接输入电感的一端,输入电感的另一端和第一接地电容、第一级串联电感、第一级零点电容的公共连接端相连接,其中第一级串联电感和第一级零点电容并联组成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的另一端与第二接地电容、第二级串联电感、第二级零点电容的公共端相连接,其中第二级串联电感和第二级零点电容并联组成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的另一端与第三级串联电感、第三接地电容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三级串联电感的另一端与第四接地电容、输出电感的公共端相连接,输出电感的另一端与输出端口的一端连接,输出端口的另一端接输出信号;第一接地电容、第二接地电容、第三接地电容、第四接地电容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1)通带内损耗低、谐波抑制深;(2)Q值高;(3)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4)电性能优异,相位频率特性线性变化;(5)电性能温度稳定性高;(6)电性能一致性好,可实现大批量生产;(7)成本低;(8)使用安装方便,可以使用全自动贴片机安装和焊接;(9)特别适用于火箭、机载、弹载、宇宙飞船、单兵移动通信终端等无线通信手持终端中,以及对体积、重量、性能、可靠性有苛刻要求的通信系统中。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P波段高次谐波抑制微型低通滤波器的电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P波段高次谐波抑制微型低通滤波器的外形及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P波段高次谐波抑制微型低通滤波器三维全波仿真性能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结合图1,本发明是一种P波段高次谐波抑制微型低通滤波器,该滤波器包括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端口P1、输入电感Lin、第一接地电容C1、第一级串联电感L1、第二接地电容C2、第二级串联电感L2、第三接地电容C3、第三级串联电感L3、第四接地电容C4、第一级零点电容C5、第二级零点电容C6、输出电感Lout、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出端口P2和接地端;表面安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端口P1一端接输入信号,另一端接输入电感Lin的一端,输入电感Lin的另一端和第一接地电容C1、第一级串联电感L1、第一级零点电容C5的公共连接端相连接,其中第一级串联电感L1和第一级零点电容C5并联组成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5;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5的另一端与第二接地电容C2、第二级串联电感 L2、第二级零点电容C6的公共端相连接,其中第二级串联电感L2和第二级零点电容C6并联组成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6;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6的另一端与第三级串联电感L3、第三接地电容C3的公共端相连接;第三级串联电感L3的另一端与第四接地电容C4、输出电感Lout的公共端相连接,输出电感Lout的另一端与输出端口P2的一端连接,输出端口P2的另一端接输出信号;第一接地电容C1、第二接地电容C2、第三接地电容C3、第四接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80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探测液相中的固态物质的仪器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时钟恢复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