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之导电薄膜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6695.2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5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裕文;许贤斌;林奉铭;阮克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H01B13/00;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导电 薄膜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且特别是指一种触控面板之导电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目前生活中,透过将触控面板整合于显示面板,人们可以透过触控操作其显示画面来控制电子装置执行对应的指令。目前触控面板的导电薄膜例如是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简称之为ITO)薄膜,且此导电薄膜形成于透明绝缘基板上,例如,玻璃板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之为PET)板。
请参照图1A、图1B与图1C,图1A是传统触控面板之导电薄膜的立体图,图1B是传统触控面板之导电薄膜的平面图,而图1C是传统触控面板之导电薄膜沿着剖面线AA的剖面图。如图1A、图1B与图1C所示,在依照所设计的电极图案进行图案化之前,导电薄膜11系全面地覆盖于基板12之上。由于形成导电薄膜11的材料如ITO等对于光线的吸收,导致传统全面覆盖的导电薄膜11所形成的触控面板的透光性不佳。目前的导电薄膜还可以是由导电高分子(conductive polymer)、奈米碳管(Carbon nanotubes,简称为CNT)或奈米银线(Ag nanowire)所形成。导电高分子、奈米碳管与奈米银线等材料对可见光具有较强的吸收率,故其穿透率较低。因此,使用上述这一类型之导电薄膜的触控面板之透光性也将大幅地降低。
在现有技术中,针对由ITO形成的导电薄膜,可以运用常规图案化制程形 成导电薄膜的镂空,以增加其透光率。然而,针对导电高分子形成的导电薄膜,由于导电高分子本身的特性,常规的图案化制程难以应用,其透光率不易增加。除此之外,上述方法均增加了额外的图案化制程,导致触控面板制造成本的上升。因此,提供一种高透光率的触控面板之导电薄膜,以及一种简便的制造该触控面板之导电薄膜的方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之导电薄膜,所述触控面板之导电薄膜系包括一薄膜与复数个斥水单元。薄膜用于感测触控信号,复数个斥水单元间隔设置于该薄膜中。所述复数个斥水单元具有良好的透光率,其存在将有效地增加触控面板之导电薄膜的透光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之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包括复数个电极与复数个斥水单元。复数个电极系由图案化的导电薄膜形成,而复数个斥水单元间隔设置于该复数个电极中。所述复数个斥水单元具有良好的透光率,其存在将有效地增加触控面板之电极层的透光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高透光导电薄膜之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基板与设置于基板上的电极层。电极层包括复数个电极与复数条导线,复数个电极系由图案化的导电薄膜形成,复数条导线与复数个电极电性连接;复数个斥水单元间隔设置复数个电极中。藉此使该触控面板具有高透光率,并可感测到使用者之触控动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之导电薄膜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形成复数个斥水单元;以及形成薄膜,薄膜用于感测触控信号,其中所述复数个斥水单元间隔设置于该薄膜中。如此,所形成的触控面板之导电薄膜因 设有该些具备良好透光率的斥水单元,而可以有效地增加其透光率。
根据以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或制造的触控面板之导电薄膜具有复数个斥水单元,故具有较高的透光率。
附图说明
图1A是传统触控面板之导电薄膜的立体图,图1B是传统触控面板之导电薄膜的平面图,而图1C是传统触控面板之导电薄膜沿着剖面线AA的剖面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之导电薄膜之立体图,图2B是本发明实施之触控面板之导电薄膜之平面图,而图2C是本发明实施之触控面板之导电薄膜沿着剖面线AA的剖面图。
图3A~图3D分别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之不同抗指纹镀膜之化学结构式的示意图。
图4A~4E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之图案之复数个斥水单元之形状分别为正方形、矩形、菱形、五边形、六边形的示意图。
图5A~图5D分别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之复数个斥水单元以正方法、六角形、菱形与矩形排列方式形成于基板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之触控面板之导电薄膜的制造方法之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之触控面板之导电薄膜作为触控面板之电极层的平面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之导电薄膜的触控面板之平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1、21:触控面板之导电薄膜
12、22、82: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66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铝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利用太阳能制备高产生态盐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