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强化板的半导体封装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6381.2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9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吉;李大成;孟樊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H01L23/31;H01L21/6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勍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强化 半导体 封装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半导体封装及其制造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强化板的半导体封装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应用于高电压工作环境的导线架需要具有足够厚度。若导电架的厚度不足,则容易因为高电压工作下产生的高热致使导线架变形。基于此原因,应用于高电压工作环境下的导线架多采用双尺寸(dual-gauge)导线架,其部分厚度可较厚,以提升整体的强度。
然而,双尺寸导线架的厚度介于48至52密耳(mil),其厚度甚厚而显得笨重。此外,双尺寸导线架的成本高且工艺复杂,使得应用此种导线架的半导体封装的成本无法有效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半导体封装及其制造方法,一实施例中,在采用强化板的设计下,可达到采用双尺寸导线架的功效。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半导体封装。半导体封装包括一导线架、一强化板、一半导体芯片、一焊线及一封装体。强化板设于导线架上。半导体芯片设于导线架上。焊线连接半导体芯片与导线架。封装体包覆强化板、半导体芯片及焊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半导体封装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一强化板于一导线架上;设置一半导体芯片于强化板上;以一焊线连接半导体芯片与导线架;以及,形成一封装体包覆强化板、半导体芯片及焊线。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 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封装的外观图。
图2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封装的外观图。
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封装的外观图。
图4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封装的外观图。
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封装的外观图。
图6A至6G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封装的制造过程图。
图7A至7B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封装的制造过程图。
图8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封装的制造过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200、300、400:半导体封装
110:导线架
110r:凹槽
111:引脚
120、120’、220、320:强化板
121、221:板材
122、222:电镀层
130、230:结合层
140:半导体芯片
150:焊线
160:第一黏胶
170:封装体
180、480:强化夹
190:第二黏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其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封装的外观图。半导体封装100包括导线架110、强化板120、结合层130、半导体芯片140、焊线150、第一黏胶160、封装体170、强化夹180及第二黏胶190。为清楚表示封装体170内的元件,封装体170以虚线绘制。
本实施例中,导线架110的厚度不超过20密耳(mil),其等同于单尺寸(single-gauge)导线架的尺寸规格。此外,导线架110的材质例如是铜。
强化板120通过结合层130设于导线架110上。强化板120提供一大散热表面积,使半导体芯片140的热量可快速地传导至封装体170。此外,经由强化板120增加导线架110的强度,可使导线架110适用于高电压工作环境。进一步地说,本实施例的导线架110在厚度不超过20密耳的情况下,仍可适用于高电压工作环境。
如图1的放大图所示,强化板120包括板材121及电镀层122。电镀层122形成于板材121上,本实施例中,电镀层122包覆整个板材121,另一实施例中,电镀层122可形成于板材121的数个表面的其中一个或几个上。本实施例中,板材121铜板,而电镀层122铁镀层。铁镀层的质地硬,可提升导线架110的强度,减少导线架110的热变形量。此外,铁镀层的成本也低,可降低半导体封装100的整体成本。另一实施例中,板材121可以是铁板或合金板。
另一实施例中,只要强化板120的强度足够即可,强化板120不限于是金属强化板,其亦可为非金属强化板,例如是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强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63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结构
- 下一篇:一种井下超声波匹配电感及其作业施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