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康唑提纯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5893.7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7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颜国和;林超成;曾灶兴;刘亚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丽晶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5/04 | 分类号: | C07D40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康唑 提纯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康唑提纯新方法。
背景技术
新康唑为酮康唑(II)的衍生物,化学名为:顺式-4-[4-[[2-(2,4-二氯苯基)-2-(1H-咪唑-1-基甲基)-1,3-二氧戊环-4-基]甲氧基]苯基]-1-哌嗪羧酸乙酯(I),结构式如下:
新康唑与传统的咪唑类抗菌产品酮康唑一样,是一种咪唑类新型广谱抗真菌产品,可抑制真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并改变细胞膜其它脂类化合物的组成。对念珠菌、新型隐球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以及球孢子菌等均有拮抗作用,但与酮康唑相比,后者不能用于个人护理品中,而新康唑水溶性比酮康唑好,适合个人护理品领域使用,已列入欧洲个人护理品使用范围,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新康唑的合成,在美国专利US4335125中,以顺-[2-(2,4-二氯苯基)-2-(1H-咪唑-1-基甲基)-1,3-二氧戊环-4-基] 甲醇对甲苯磺酸酯(Ⅲ,活性酯型式)为原料,与4-(4-羟基苯基)-1-哌嗪羧酸乙酯(IV)缩合而得,具体如下:
在US4335125中,新康唑用2-甲基-2-戊酮重结晶,得到的新康唑熔点为112.2℃
在世界专利WO93/18743中,新康唑合成是以酮康唑为起始原料,经水解、酰化后,精制及转晶型得到I型新康唑,具体如下:
其提纯是用2-甲基-2-戊酮结晶,反应与结晶收率为84.9%,后用丙酮转型至I型,转型的收率为82.1%,得到I型的总收率69.7%,I型的新康唑熔点127.6℃。
在WO93/18743中,还提及了新康唑的I型和II型性状,高熔点的I型的DSC最大峰在127.6℃,而低熔点的II型的DSC最大峰在110.9℃,I型比II型更稳定,优先用于人体用的化妆品中。
在上述两专利中,重结晶都用到2-甲基-2-戊酮,不但价格高、不经济,且酮类化学品残留在产品中,对人体健康不利的。
在中国专利公开说明书CN101665490A中,提到用乙酸乙酯重结晶,重结晶收率69.8%84.5%,用到乙酸乙酯有机物重结晶,但收率不高,且未提到产品的熔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康唑提纯新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步骤如下:
步骤(1).用水和低链烷烃醇的混合溶液,在温度为5085℃下溶解新康唑粗品,混合溶液中水和低链烷烃醇的比例为3/71/19;
所述的步骤(1)中的低链烷烃醇,包括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所述的水和低链烷烃醇的混合溶液与新康唑粗品的的重量比为10/12/1;
步骤(2).在溶解了新康唑粗品的混合溶液中,添加活性炭脱色,过滤除碳后,冷却到-515℃结晶;然后再次过滤并干燥,获得的新康唑精品含量在99.0%以上,HPLC纯度在99.5%以上,熔点在127.6130℃之间;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的溶解新康唑粗品的温度为7580℃,低链烷烃醇为乙醇,混合溶液中水和乙醇的比例为1/13/17,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与新康唑粗品的的重量比为优选4/13/1;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的结晶温度为05℃。
作为进一步优选,步骤(1)中所述的低链烷烃醇为乙醇,混合溶液中水和乙醇的比例为3/71/4。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用本发明提纯新康唑,方法简洁、成本低廉、提纯后获得的产品纯度在99.5%以上,含量在99.0%以上,熔点127.6-130℃,得到的产品的稳定性好,且反应总摩尔收率在899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步骤(1).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在温度为50℃下溶解新康唑粗品,混合溶液中水和乙醇的比例为3:7,
所述的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与新康唑粗品的的重量比为10:1;
步骤(2).在溶解了新康唑粗品的混合溶液中,添加活性炭脱色,过滤除碳后,冷却到-5℃后结晶;然后再次过滤并干燥,获得的新康唑精品含量为99.3%,HPLC纯度为99.7%,熔点在127.6129℃。
实施例2
步骤(1).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在温度为75℃下溶解新康唑粗品,混合溶液中水和乙醇的比例为3: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丽晶化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丽晶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58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称式矿用运搬运输绞车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