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居民出行特征参数的获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4506.8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5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扈中伟;邓小勇;郭继孚;温慧敏;张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055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手机 定位 数据 居民 出行 特征 参数 获取 方法 | ||
1.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居民出行特征参数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手机定位数据收集;
(2)数据预处理:对手机定位数据进行过滤,删除定位失败的数据,根据手机定位数据的经度和纬度将手机定位数据匹配到相应的交通小区内,建立各条手机定位数据与交通小区的隶属关系,得到匹配后手机定位数据;
(3)基于匹配后手机定位数据,以用户为单位,将一日的匹配后手机定位数据按照时间戳字段由小到大进行排序;
自第1条匹配后手机定位数据开始处理,将连续的若干条位于同一交通小区的匹配后手机定位数据合并为一条数据,得到手机定位预处理数据,直至最末1条匹配后手机定位数据;其中,手机定位预处理数据中分别记录与合并的匹配后手机定位数据对应的进入该交通小区的进入时刻、离开该交通小区的离开时刻、平均经度、平均纬度和合并的匹配后手机定位数据的条数,还分别记录每一交通小区的前影响时刻和后影响时刻,以及该交通小区的影响时长;其中,
平均经度和平均纬度分别取该若干条匹配后手机定位数据的经度和纬度的平均值;
前影响时刻取该手机定位预处理数据的进入时刻与上一条手机定位预处理数据离开时刻的中间时刻;第1条手机定位预处理数据所在交通小区的前影响时刻赋值为最初进入该交通小区的时刻;
后影响时刻取该条手机定位预处理数据的离开时刻与下一条手机定位预处理数据的进入时刻的中间时刻;最末1条手机定位预处理数据所在交通小区的后影响时刻赋值为最终离开该交通小区的时刻;
影响时长取后影响时刻与前影响时刻的差值;
按上述方法处理所有用户的匹配后手机定位数据,得到手机定位预处理数据表;
(4)出行链识别
基于手机定位预处理数据表,以用户为单位,将一日的手机定位预处理数据按照进入时刻字段由小到大进行排序;
自该用户的第1条手机定位预处理数据开始处理,若第1条手机定位预处理数据的进入时刻≥早上时刻阈值,则将第1条数据对应的交通小区作为一个驻留点;继续向下处理,若合并的匹配后手机定位数据的条数≥驻留记录数阈值且影响时长≥驻留时长阈值,则将该数据对应的交通小区作为一个驻留点;
按时间顺序,将上一驻留点到下一驻留点,视为一次出行,记录起点交通小区、讫点交通小区和中间的经过点以及出行时耗的相关信息,其中,
上一驻留点为起点交通小区,下一驻留点为讫点交通小区;
出行时耗取讫点交通小区的进入时刻减去起点交通小区的离开时刻;
基于已有道路网络,计算连续经过一次出行的起点交通小区、各经过点和讫点交通小区之间的最短路径,其中起点交通小区和讫点交通小区分别以平均经度和平均纬度确定地理位置,基于最短路径的连续经过的路段端点号信息,统计得到出行距离;
计算出行速度,出行速度=出行距离/出行时耗;
按上述方法处理所有用户的手机定位预处理数据,得到所有用户的出行记录表;
(5)居住地与工作地判别:
基于匹配后手机定位数据表,提取某用户连续一周的数据,统计介于居住地判断时段内在各交通小区出现的次数;该出现次数最多的交通小区为该用户的居住地;
基于匹配后手机定位数据表,提取某用户连续一周工作日的数据,统计介于工作地判断时段内在各交通小区出现的次数;该出现次数最多的交通小区为该用户的工作地;
得到居住地与工作地结果表;
(6)出行特征参数的获取
将出行记录表和居住地与工作地结果表联合分析,得到用户出行特征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居民出行特征参数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记录作为居住地和工作地的交通小区的出现次数占各自总次数的比值,以该比值作为表征判别结果可信度的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未经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45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