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氯酸盐分解效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1456.8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4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魏军海;张秀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东岳氟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16 | 分类号: | C25B1/1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64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氯酸盐 分解 效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氯酸盐分解效率的方法,属于离子膜烧碱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离子膜生产烧碱的生产装置中,由于电解的副反应,会生成氯酸盐,氯酸盐的含量超标不仅会影响盐水的质量,而且降低了电解效率。电解食盐水后电解槽出来的200g/l淡盐水大部分去脱氯装置去除游离氯后返回一次盐水工段循环化盐使用,一小部分进入氯酸盐分解设备降低氯酸盐含量后去脱氯装置去除游离氯再返回一次盐水工段,因此分解该部分盐水中的氯酸盐可使盐水中总体含量平衡,保证烧碱装置的稳定运行。当前国内离子膜烧碱行业中一直存在因为氯酸盐超标导致装置运行不稳定的问题,同时氯酸盐超标准也会导致烧碱质量不合格。现有技术中氯酸盐的分解率一般为50%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氯酸盐分解效率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改进氯酸盐分解槽中的蒸汽加热管结构及调整分解工艺参数实现,提高了氯酸盐分解能力,保证了装置盐水中氯酸盐含量的合格和稳定。
本发明所述的提高氯酸盐分解效率的方法,是通过改进氯酸盐分解槽中蒸汽加热管的结构和调整分解工艺参数来实现的;
所述蒸汽加热管为双层排布,采用下层向上喷布气体、上层向下喷布气体的方式,蒸汽加热管上均布设置蒸汽喷嘴;
所述工艺参数如下:
(1)用于分解氯酸盐的淡盐水与电解槽出槽淡盐水的质量比为1∶1.4~1.6;
(2)控制分解氯酸盐后的淡盐水过酸量在25~32g/l;
(3)氯酸盐分解槽中淡盐水温度为94~97℃。
所述蒸汽加热管由原来的单层排布方式,向上喷布气体,改为双层排布方式,下层向上喷布气体、上层向下喷布气体。
本发明详细步骤如下:离子膜电解饱和盐水(NaCl 310±5g/l)生成氯气和淡盐水(NaCl200±10g/l),由于副反应生成氯酸盐存在于淡盐水中,氯酸盐的累计会逐步增加造成盐水中NaCl含量的降低和电耗的上涨,因此需要将淡盐水中的氯酸盐按如下化学反应式分解:
NaClO3+6HCl=NaCl+3Cl2+3H2O
将来自电解槽的淡盐水入口的淡盐水与盐酸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进入氯酸盐分解槽,在蒸汽加热管加热和一定过酸量下,氯酸盐分解为氯化钠、水和氯气,氯气通过负压真空从氯气出口抽出,分解后的淡盐水从分解后的淡盐水出口进入真空脱氯体统。
本发明针对现有设备仅改进加热部件,不增加设备,改进后的氯酸盐分解槽加热更均匀,满足了盐水分解的对流要求;并且通过调整分解工艺参数提高氯酸盐分解能力,分解设备与工艺参数优化互相配合,在电解副反应变动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盐水中氯酸盐的总体稳定,满足了烧碱装置的盐水质量要求和烧碱质量要求。该蒸汽加热管结构简单,制作容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在现有氯酸盐分解槽中改进蒸汽加热管结构,从而提高了氯酸盐分解槽内温度的均匀性,确保了分解的稳定,分解效率的提高;同时调整用于分解的淡盐水流量与电解槽出槽淡盐水的比值,在不同氯酸盐含量下分别控制不同过酸量指标;分解设备与工艺参数优化互相配合,从而使氯酸盐分解率达到82~95%,保证了装置盐水中氯酸盐含量的合格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氯酸盐分解槽蒸汽加热管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1-a为蒸汽加热管双层排布示意图;
图1-b为图1-a中A-A向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氯酸盐分解槽蒸汽加热管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2-a为蒸汽加热管单层排布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A-A向视图;
图3为本发明氯酸盐分解工艺流程图;
图中:1、蒸汽加热管;2、蒸汽喷嘴;3、盐酸入口;4、氯气出口;5、氯酸盐分解槽;6、分解后的淡盐水出口;7、蒸汽入口;8、来自电解槽的淡盐水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用于分解氯酸盐的淡盐水与电解槽出槽淡盐水的质量比为1∶1.6,分解氯酸盐后的淡盐水过酸量32g/l,进口淡盐水氯酸盐含量40g/l,出口氯酸盐含量3.5g/l,分解槽中淡盐水温度97℃,分解率93.75%。
如图1~2所示,所述氯酸盐分解槽中的蒸汽加热管1为双层排布,采用下层向上喷布气体、上层向下喷布气体的方式,蒸汽加热管1上均布设置蒸汽喷嘴2。
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东岳氟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东岳氟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14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