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驻车制动时电子控制系统网络管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8991.8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9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孟娜;赵益宏;蔡伟杰;熊想涛;陈文强;潘之杰;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制动 电子 控制系统 网络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控制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汽车驻车制动时电子控制系统网络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在驻车制动的情况下电子控制系统需要在常电下处于工作状态;而在常电状态下只能由蓄电池提供电能,但蓄电池可供的电能有限,因此如何实现电子控制系统在汽车停止时的低功耗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现在在汽车驻车时低功耗的网络管理方法主要应用在车身系统和娱乐系统,而缺少对动力系统和底盘系统的有效管理,而且网络管理方法一般采用的是直接网络管理各个系统模块,方法较为繁琐。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0341283C,公开日2007年10月3日,名称为“车载网络中央控制单元及其对车载网络管理、控制方法”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载网络系统中央控制单元及其对网络管理和系统配置、诊断的方法。车载网络系统由若干个带CAN接口的电子控制单元组成,中央控制单元和车载网络的所有节点保持通信,协调工作,所以中央控制单元CPU中存有系统原始配置的节点数据库,中央控制单元和车载网络的其他节点通过“配置数据请求、应答”,以及“网络管理请求、应答”数字通信进行交互,实现对整个车载网络进行配置、诊断、休眠、唤醒等一系列网络管理。但该控制方法是通过中央控制单元管理网络,根据各个电子控制单元的节点的物理地址和诊断地址,进行系统配置、管理和诊断,程序上较为复杂繁琐,耗时较高。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456392A,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名称为“汽车整车电子设备CANBUS网络控制系统”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汽车整车电子设备CANBUS网络控制系统,高速CAN总线最两端的CAN节点电控单元内各接有两个串联的终端电阻;系统控制每个CAN节点电控单元的初始化时间和暂时离开总线时间;节点分为主节点、+30节点和+15节点,当+15线未上电时所有+15节点的CAN不工作,当+15线上电后,所有+15节点被唤醒;在+30线有电、+15线未上电的情况下,主节点可以唤醒+30节点CAN总线。此系统保证了传输信息的高效性和实时性,降低了网络负载率,但该系统提供的方案适用于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网络管理策略,未考虑到汽车驻车时只能由蓄电池提供电能的情况下,需要整个网络处于低功耗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在驻车的状态下电子控制系统缺少低功耗的管理方法、尤其是缺少对动力系统、底盘系统的低功耗的管理方法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驻车制动时电子控制系统网络管理方法,在汽车驻车状态下电子控制单元既能正常工作又能节约电能,实现了低功耗的管理网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汽车驻车制动时电子控制系统网络管理方法,在汽车电动驻车制动时,CAN总线上连接的电子控制单元分为静止电子控制单元和休眠电子控制单元,其中,休眠电子控制单元可被CAN总线激活,激活的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某一休眠电子控制单元的节点作为主节点触发唤醒序列,并且主节点开始向CAN总线上发送唤醒帧后,CAN总线上的定时器开始计时;
第二步,其余休眠电子控制单元上的节点作为从节点接收唤醒帧,并且休眠电子控制单元处于唤醒等待状态,休眠电子控制单元上的定时器开始计时;
第三步,如果第二步的休眠电子控制单元在定时器的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应用程序帧,休眠电子控制单元将转回为休眠状态,如果第二步的定时器在一定时间内收到了应用程序帧,并且此电子控制单元的从节点确定是CAN通讯需要的,此休眠电子控制单元将转为正常工作状态,若此电子控制单元的从节点确定是CAN通讯不需要的,此休眠电子控制单元将转为休眠状态。
第四步,休眠电子控制单元在正常工作状态时,若从节点在一定时间内未收到应用程序帧,休眠电子控制单元将进入休眠等待状态,休眠等待定时器开始计时,计时完成后,休眠电子控制单元将进入休眠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89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