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喷发动机节油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8768.3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6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峰;沈建军;冯忠绪;杨建辉;王福亮;徐会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D41/30 | 分类号: | F02D41/30;F02D1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喷 发动机 节油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电喷发动机节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电控喷油器(9)相接的节油控制器(1)和与节油控制器(1)相接并用于对电喷发动机节油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手动控制的节油模式手动选择开关(2),所述节油控制器(1)的输入端接有用于对车辆的行驶状态进行实时检测的车辆行驶速度传感器(3)、用于对发动机的转速进行实时检测的发动机转速传感器(4)、用于对制动踏板的状态进行实时检测的制动踏板行程传感器(5)和用于对油门踏板的状态进行实时检测的油门踏板行程传感器(6),所述节油控制器(1)的输出端接有用于根据节油控制器(1)输出的控制信号操纵气门(7-3)的气门操纵装置(7)和用于实时显示电喷发动机节油控制系统工作状态的显示模块(8)。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喷发动机节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踏板行程传感器(5)为第一常闭型接近开关,所述油门踏板行程传感器(6)为第二常闭型接近开关,所述节油模式手动选择开关(2)、第一常闭型接近开关和第二常闭型接近开关三者串联在一起后与节油控制器(1)相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喷发动机节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油控制器(1)包括与蓄电池(10)输出端相接的稳压电路模块(11),与发动机转速传感器(4)输出端相接的第一F/V转换器(12)、与第一F/V转换器(12)输出端相接的第一比较电路模块、与第一比较电路模块相接的常开继电器K1,以及与车辆行驶速度传感器(3)输出端相接的放大器(13)、与放大器(13)输出端相接的第二F/V转换器(14)、与第二F/V转换器(14)输出端相接的第二比较电路模块和与第二比较电路模块相接的常闭继电器K2;所述常开继电器K1和常闭继电器K 2均为带两组常开常闭触点的继电器;所述第一比较电路模块包括比较器U1、电阻R1、电阻R5、三极管Q1和可变电阻R2,所述比较器U1的反向输入端与可变电阻R2的一个固定端相接且通过电阻R1与稳压电路模块(11)的输出端相接,所述比较器U1的正向输入端与第一F/V转换器(12)的输出端相接,所述比较器U1的电源端与稳压电路模块(11)的输出端相接且与常开继电器K1的一个线圈引脚1和常开继电器K1的第二常开触点引脚6相接,所述比较器U1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5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常开继电器K1的另一个线圈引脚5相接,所述可变电阻R2的另一个固定端、比较器U1的接地端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第二比较电路模块包括比较器U2、电阻R3、电阻R6、三极管Q2和可变电阻R4,所述比较器U2的反向输入端与可变电阻R4的一个固定端相接且通过电阻R3与稳压电路模块(11)的输出端相接,所述比较器U2的正向输入端与第二F/V转换器(14)的输出端相接,所述比较器U2的电源端与常开继电器K1的第二公共触点引脚7相接且与常闭继电器K2的一个线圈引脚1相接,所述比较器U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6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常闭继电器K2的另一个线圈引脚5相接,所述可变电阻R4的另一个固定端和比较器U2的接地端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串联在一起的节油模式手动选择开关(2)、第一常闭型接近开关和第二常闭型接近开关相接;所述常闭继电器K2的第一公共触点引脚3与蓄电池(10)的输出端相接,所述常闭继电器K2的第一常开触点引脚4与显示模块(8)和气门操纵装置(7)相接,所述常闭继电器K2的第二常闭触点引脚6与电控喷油器(9)的输出线相接,所述常闭继电器K2的第二公共触点引脚7与电控喷油器(9)的输入线相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喷发动机节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8)包括节油指示灯(8-1)和制动指示灯(8-2),所述节油指示灯(8-1)的正极和制动指示灯(8-2)的正极均与所述常闭继电器K2的第一常开触点引脚4相接,所述节油指示灯(8-1)的负极和制动指示灯(8-2)的负极均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87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