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填充墙构造柱浇筑成型模板及浇筑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8683.5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1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鲁兴社;闵彦文;冯知礼;任亮;张健;尹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E04G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0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充 构造 浇筑 成型 模板 工艺 | ||
1.一种填充墙构造柱浇筑成型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衬模板(4)和上端部开有供内衬模板(4)安装的内衬膜板安装口的主体模板,所述内衬模板(4)和所述主体模板拼装组成构造柱模板,所述构造柱模板的内部成型腔结构和尺寸均与需施工填充墙构造柱的结构和尺寸相同,且所述构造柱模板支立于楼板(2)与布设于楼板(2)上方的框架梁(1)之间;所述内衬膜板安装口上安装有喇叭式进料装置(5),所述喇叭式进料装置(5)位于所述构造柱模板外侧,所述喇叭式进料装置(5)的上部进料口高度不低于框架梁(1)的梁底高度,且喇叭式进料口(5)的下部出料口结构和尺寸均与所述内衬膜板安装口的结构和尺寸相同;所述内衬模板(4)为能沿所述主体模板的内壁进行上下或左右移动的可移动模板,内衬模板(4)的外侧壁上安装有上下或左右移动的同时带动内衬模板(4)同步进行上下或左右移动的模板移动件,且所述主体模板上对应开有供所述模板移动件进行上下或左右移动的滑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墙构造柱浇筑成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板为由多个侧模板(3)围成的组合模板,多个所述侧模板(3)均支立于楼板(2)与框架梁(1)之间,且所述内衬膜板安装口布设于多个所述侧模板(3)中的一个侧模板(3)上端部。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填充墙构造柱浇筑成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移动件包括安装在内衬模板(4)的外侧壁上且能沿所述滑槽进行上下或左右移动的螺杆(9-1)、套装在螺杆(9-1)外端部上的紧固螺母(9-2)和卡装于所述主体模板的外侧壁与紧固螺母(9-2)之间的卡板(9-3),所述螺杆(9-1)与内衬模板(4)呈垂直布设,卡板(9-3)套装在螺杆(9-1)上且其位于所述滑槽外侧。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填充墙构造柱浇筑成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为供所述模板移动件进行上下移动且呈竖直向布设的竖向滑槽(6),且所述模板移动件沿竖向滑槽(6)进行上下移动的同时带动内衬模板(4)同步进行上下移动,所述内衬模板(4)的竖向高度不小于所述内衬膜板安装口的竖向高度;所述模板移动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模板移动件布设在同一竖直线上,且多个所述模板移动件均位于竖向滑槽(6)的中轴线上。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填充墙构造柱浇筑成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为供所述模板移动件进行左右移动且呈竖直向布设的横向滑槽,且所述模板移动件沿所述横向滑槽进行左右移动的同时带动内衬模板(4)同步进行左右移动,所述内衬模板(4)的横向宽度不小于所述内衬膜板安装口的横向宽度;所述模板移动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模板移动件布设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多个所述模板移动件均位于所述横向滑槽的中轴线上。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填充墙构造柱浇筑成型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主体模板外侧且对所述主体模板进行整体加固的模板加固装置;所述主体模板呈竖直向布设,所述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多个由上至下安装在所述主体模板外侧的横向加固件。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填充墙构造柱浇筑成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式进料装置(5)底部距框架梁(1)梁底的距离为15cm±2cm,且喇叭式进料装置(5)的上部进料口高度比框架梁(1)的梁底高度至少高5cm;所述内衬模板(4)为厚度1mm~3mm的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未经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868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