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辐射碳晶电热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7022.0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2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丁春香;王筱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米阳碳晶科技有限公司;丁春香 |
主分类号: | H05B3/28 | 分类号: | H05B3/28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0 | 代理人: | 达晓玲;施光亚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射 电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晶电热板,特别是涉及一种低辐射碳晶电热板。
背景技术
碳晶电热板是以碳纤维改性后进行球磨处理制成碳素晶体颗粒,将碳晶颗粒与高分子树脂材料以特殊工艺合成制作的发热材料。其发热原理是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热体中的碳分子团产生“布朗运动”,碳分子之间发生剧烈撞击和摩擦产生热能,并以远红外辐射的形式对外传递热量,其电能与热能转换率98%以上。碳晶电热板在通电几十秒内,表面温度从环境温度迅速升高,并以恒定的温度对外进行传导加热。碳晶电热板品具有高效、节能、经济、无污染、寿命长和温度可控等特点,且成本低廉。由于电与磁是一体两面,变动的电会产生磁,变动的磁则会产生电。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也是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而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也称为电磁辐射。电磁波对人体还有极大的危害。
电磁波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积累效应。
热效应:人体内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身体其他器官的正常工作。
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波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遭到破坏,人体正常循环机能会遭受破坏。
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或危及生命。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
当前市场现有的碳晶发热板,当在220V电压,400W功率的状况下,电磁辐射达到140mG—280mG。经科学家长期研究证明:长期接受电磁辐射会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新陈代谢紊乱、记忆力减退、提前衰老、心率失常、视力下降、听力下降、血压异常、皮肤产生斑痘、粗糙,甚至导致各类癌症等;男女生殖能力下降、妇女易患月经紊乱、流产、畸胎等症。
目前现有的碳晶电热板在制造工艺上,对于电磁辐射尚控制尚处于零阶段,致使碳晶电热板在释放远红线的同时,也同时产生大量的电磁辐射,高达数百毫高丝。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低辐射碳晶电热板,包括上绝缘层1、第一碳晶发热片2、下绝缘层5,所述第一碳晶发热片2,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的一个表面平行设置有正极铜箔条和负极铜箔条,在所述正极铜箔条和负极铜箔条之间的基板表面附着有碳晶导电墨浆层,所述碳晶导电墨浆层与正极铜箔条和负极铜箔条形成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绝缘层3、与第一碳晶发热片相同的第二碳晶发热片4;所述第一碳晶绝缘层2、中绝缘层3和第二碳晶发热片4被夹压固定于上绝缘层1和下绝缘层5之间;所述第一碳晶发射片2的附着有碳晶导电墨浆层的一面正对上绝缘层1,所述第二碳晶发热片4的附着有碳晶导电墨浆层的一面正对下绝缘层5,中绝缘层3在第一碳晶发热片2和第二碳晶发热片4之间;所述第一碳晶发热片2的正极铜箔条与第二碳晶发热片4的正极铜箔条通过一导线连接,第一碳晶发热片2的负极铜箔条与第二碳晶发热片4的负极铜箔条通过另一导线连接。
所述第一碳晶发热片2的碳晶导电墨浆层为网状。
所述第一碳晶发热片2的碳晶导电墨浆层为整版印刷,即碳晶导电墨浆层完全覆盖正极铜箔条和负极铜箔条之间的基板表面。
所述第一碳晶发热片2的正极铜箔条与第二碳晶发热片4的正极铜箔条的连接导线,第一碳晶发热片2的负极铜箔条与第二碳晶发热片4的负极铜箔条的连接导线导线束缚在一起(做束线处理)。
所述第一碳晶发热片2的正极铜箔条与第二碳晶发热片4的正极铜箔条的连接导线,第一碳晶发热片2的负极铜箔条与第二碳晶发热片4的负极铜箔条的连接导线通过绝缘套6束缚在一起(导线置于绝望套6内)。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绝缘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碳晶发热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米阳碳晶科技有限公司;丁春香,未经江苏米阳碳晶科技有限公司;丁春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70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媒体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流媒体传输方法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