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式流量电子秤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6988.2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9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傅正兵;张心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正兵 |
主分类号: | G01G13/02 | 分类号: | G01G1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701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流量 电子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颗粒状物料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式流量电子秤。
背景技术
流量秤是颗粒包装企业不可或缺的设备,它主要承担着颗粒状物料原料的计量工作,在物料连续输送的过程中对物料的质量进行监控,因此流量秤的称量准确度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市场上生产的流量秤大多为电控气动式流量秤,这种电控气动式流量秤主要由气动喂料机构、气动称量筒、机架、电控箱等部分组成。由于此种流量秤的工作控制元件为电磁阀,执行元器件为气缸,因此电控气动式流量秤对气源的要求非常高,由此造成现有的电控气动式流量秤存在以下三个缺点:其一,气缸工作的效率和稳定性完全受到气源气压稳定性的影响,如果气压不稳就会导致工作速度下降、称量的准确度降低;其二,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因此此种流量秤在高寒地区经常由于气动元器件因水分凝结冰冻而被损坏,并导致流量秤无法工作;其三,工作原理上的特性决定了电控气动式流量秤必须有电能和气能两种能源的供给,因此称量秤的结构上变得复杂繁琐,不但提高了制造成本,而且提高了维修保养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式流量电子秤,本流量电子秤工作时仅需要电能而无需气能,因此本流量电子秤工作时不受气温高低的影响,工作效率较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式流量电子秤,本电子秤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电动喂料装置和电动称量装置,所述电动喂料装置设置在电动称量装置的上侧;所述电子秤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控制装置;所述电动喂料装置和电动称量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电联接。
本流量电子秤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以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所述电动喂料装置包括导料筒和控制导料筒的启闭以便向电动称量装置喂料的第一放料门,所述电动喂料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放料门动作的第一放料门控制机构;所述电动称量装置包括用于承接来自导料筒的物料的称量筒和用于对称量筒进行称重的称重传感器机构,所述电动称量装置还包括控制称量筒的启闭以便放料的第二放料门以及用于驱动第二放料门动作的第二放料门控制机构;所述称量筒通过称重传感器机构吊设在机架上。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控箱中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显示装置,所述第一放料门控制机构、第二放料门控制机构以及称重传感器机构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联接;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装置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一放料门控制机构包括固设在机架上的第一驱动电机以及与第一驱动电机相连的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摆臂的一端相连,第一摆臂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一端相连,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放料门相连,第一连杆驱动第一放料门动作并使得导料筒处于开启以向称量筒内输入物料或关闭以停止向称量筒内输入物料两种状态;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联接。
所述第一放料门包括设置在导料筒的下端开口处以控制导料筒启闭的挡板,挡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悬臂,悬臂与设置在导料筒上的第一销轴铰接;所述两悬臂中的至少一个悬臂在此悬臂的铰接端处设置有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一放料门的远离第一突出部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绕铰接端转动而得到的转动区域的两个转动极限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接近传感器和第二接近传感器,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和第二接近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联接;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用于发出第一放料门已处于关闭状态的信号,第二接近传感器用于根据物料颗粒的流淌特性发出第一放料门已处于开启状态的信号。
所述第二放料门控制机构包括固设在机架上的第二驱动电机以及与第二驱动电机相连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二摆臂的一端相连,第二摆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相连,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放料门相连,第二连杆驱动第二放料门动作并使得称量筒处于开启以向下排放物料或关闭以停止排放物料两种状态;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联接。
所述第二放料门包括设置在称量筒的下端开口处以控制称量筒启闭的挡板,挡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悬臂,悬臂与设置在称量筒上的第二销轴铰接;所述两悬臂中的至少一个悬臂在此悬臂的铰接端处设置有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二放料门的远离第二突出部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突出部的绕铰接端转动而得到的转动区域的两个转动极限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三接近传感器和第四接近传感器,所述第三接近传感器和第四接近传感器均与控制装置电联接;所述第三接近传感器用于发出第二放料门已处于关闭状态的信号,第四接近传感器用于发出第二放料门已处于开启状态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正兵,未经傅正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69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