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枇杷茶快速繁殖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6514.8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7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唐琳;陈放;胡洪沙;李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成都傲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唐丽蓉 |
地址: | 61020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枇杷 快速 繁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快速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枇杷茶快速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枇杷茶(Camelia sinensis cv.Chongqing pipacha)属于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ia)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崇州市、大邑县等地区。枇杷茶产量高、品质好,是四川省茶树良种委员会认定的省级传统良种之一,且被评为四川省地理标志农产品。除此之外,枇杷茶花冠大,花蕊金黄色,具有浓烈的芳香气,且其花期较长,几乎在整个冬季都开放,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目前,枇杷茶的繁殖手段还主要依靠传统的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这两种方法都存在如下缺陷:(1)繁殖的周期长,扦插繁殖一般需要12-14个月,种子繁殖的周期更长;(2)繁殖系数比较低,尤其是扦插繁殖;(3)由种子自然育种不易于优良性状的保持;(4)容易受季节和地域限制,因栽种枇杷茶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适宜的pH。
现有技术中虽然有少量的有关植物快速繁殖方法的报道,但1)目前还没有关于枇杷茶离体快繁的信息;2)鉴于各植物品种的基因特性,公开的快繁方法无法直接用于枇杷茶的快繁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枇杷茶快速繁殖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枇杷茶快速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条件如下:
1)选取室内枇杷茶扦插苗带芽茎段1-2cm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
2)将外植体先用肥皂水清洗15-20min,然后用质量百分浓度为0.5%的多菌灵浸泡15-25min,再用流水冲洗1-3h,吸干外植体表面水分,去掉芽外层及茎段上的小叶片;
3)将外植体先在无菌条件下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0-75%的酒精消毒30-40s,然后用质量百分浓度为0.08-0.12%的升汞消毒9-11min,无菌水冲洗4-5遍,再用质量百分浓度为0.04-0.06%的升汞消毒3-4min,无菌水冲洗4-5遍,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在MS培养基中,于温度23-25℃,光照强度1000-1500lx,每天光照12h的条件下,培养15天,筛选出存活的无菌材料;
4)将获得的无菌材料转接在启动培养基中,于温度23-25℃,光照强度1000-1500lx,每天光照12h的条件下,培养15-30天,诱导成芽;
5)将发芽的无菌材料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于温度23-25℃,光照强度1000-1500lx,每天光照12h的条件下,培养20-60天,即得平均增殖系数为3.31-4.86的丛生芽。
所获得的丛生芽既可分离进行后续的生根培育、栽种,也可将该丛生芽再反复进行第4)、5)步骤的培育,以获得更多的丛生芽,然后再进行后续的生根培育、栽种。
以上方法中所述的启动培养基的组成为:在MS培养基中添加6-苄基腺嘌呤2~3mg/L、吲哚乙酸0.05~0.5mg/L、赤霉素0.5~1.0mg/L。
以上方法中所述的增殖培养基的组成为:在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噻苯隆1-2mg/L,赤霉素0.5-1.0mg/L。
在启动培养基和增殖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激素单位mg/L是指每升培养基中添加激素为多少mg。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本发明选取的枇杷茶扦插苗带芽茎段是在室内培育的,本身带菌较之室外培育的少,加之选取灭菌方式和条件适当,因而可获得灭菌存活率高达88.5%的无菌材料。
2.由于本发明同时采用了既有利于芽启动的培养基,又有利于芽增殖的增殖培养基,因而不仅使出芽时间短,而且增殖速度快,可在三个月时间内获得平均增殖系数高达4.86的丛生芽,其增殖速度大大高于枇杷茶的现有繁殖手段。
3.由于本发明增殖产生的芽和枝干都是由外植体原本存在的营养分生组织发育而来,因而可保持原无性系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优良性状。
4.由于本发明是在室内操作完成,因而不受季节和地域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实施例以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说明,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内容对本发明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值得说明的是,1)以下实施例和比较例中酒精的浓度为体积百分浓度;多菌灵和升汞的浓度为质量百分浓度。2)以下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MS为基本培养基;BA为6-苄基腺嘌呤;IAA为吲哚乙酸;GA3为赤霉素;TDZ为噻苯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成都傲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大学;成都傲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65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