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65384.6 | 申请日: | 2012-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6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刚;张宇婷;姚斌;杨雅麟;李映红;霍凤敏;徐俐;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9/42 | 分类号: | C12N9/42;C12N15/56;C12N15/63;C12N5/10;C12N1/15;C12N1/19;C12N1/21;C12N15/11;A23K1/1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乙酰 氨基 葡萄 糖苷酶 活性 蛋白质 及其 编码 基因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背景技术
几丁质又名甲壳素、几丁聚糖,是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β-1,4糖苷键多聚物。几丁质广泛存在于低等植物、菌类、藻类,节肢动物虾、蟹及昆虫的外壳和软骨,高等植物的细胞壁等,是自然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生物有机资源,年生物合成量达100亿吨。
微生物对几丁质的有效降解通过几丁质酶(chitinase,EC 3.2.1.14)和几丁二糖酶即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β-N-acetylglucosaminidase,Nag,EC 3.2.1.52)等的协同作用得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获自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命名为NAG565蛋白,是如下(a)或(b)或(c):
(a)序列表中序列1自N末端第23至883位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
(b)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c)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功能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
为了使(a)或(b)中的蛋白质便于纯化,可在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氨基末端或羧基末端连接上如表1所示的标签。
表1标签的序列
上述(c)中的蛋白质可人工合成,也可先合成其编码基因,再进行生物表达得到。上述(c)中的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可通过将(a)或(b)的编码基因中缺失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密码子,和/或进行一个或几个碱基对的错义突变,和/或在其5′端和/或3′端连上表1所示的标签的编码序列得到。
编码所述蛋白的基因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基因可为如下1)或2)或3)或4)的DNA分子:
1)序列表中序列2自5’末端第第67至2649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2)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DNA分子;
3)在严格条件下与1)或2)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编码具有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蛋白的DNA分子;
4)与1)或2)限定的DNA序列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编码具有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蛋白的DNA分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53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